古今读书法集锦.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今读书法集锦 当代社会已经入了所谓的读图时代,到处充斥的是图片和影像,真的读书似乎成了稀罕的事,真的读书人也变得少了。但毕竟人是符号的动物(卡西尔语),人需要的有些东西毕竟是图像无法表达的(如微妙的情感和境界),我们还是需要文字,需要语言符号之门来打开一扇扇奇妙而精彩的世界。因此读书还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读书的方法也还是非常重要。 近日读到一本书《古今名人读书法》,此书搜集了从先秦到中华民国的历史文化名人之读书方法谈,内容系统,资料翔实生动。读后较有启发,作了摘抄,稍加整理,其内容如下。 一 读书的前提 (读书的前提实际上是个态度问题,包括对学习本身态度和所读之书的态度) 学习的态度(概言之就是定静,诚敬,精进。定静就是一种虚静恬淡的心境,比古希腊的闲暇说要微妙的多;诚敬就是保持坦诚之心和敬畏之意,此乃儒学心法的核心;精进是肯下工夫) 子曰:不学而好思,虽知不广矣;学而慢其身,虽学不尊矣;不以诚立,虽立不久矣;诚未著而好言,虽言不信矣。(先秦孔子)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先秦 孔子)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先秦 孟子) 知止然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先秦 曾参) 人将休,吾不敢休,人将卧,吾不敢卧。(先秦 吕不韦)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静无以成学。怠慢则不能励精,险躁中则不能治性。(三国 诸葛亮) 夫圣人之道淡而寡味,故治学者不好。学者不患才不及,而患志不立。(晋 虞愽) 夫周公上圣,而日读百篇;仲尼天纵,而纬编三绝;墨翟大贤,载文盈车;仲舒命世,不窥园门。(晋 葛洪) 学不至于乐,不可谓之学;又学在不止。(宋 邵雍) 性静者可以为学。人之学不进,只是不勇。(宋 程颢) 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懈心一生,便自暴自弃。(宋 程颐) 居敬持志,所以为读书之本也。读书之本,皆在一心。心之为物,至虚至灵,神妙不测,常为一身之主,以提万事之纲,而不可有顷刻之不存者也。一不自觉,而驰鹜飞扬,以殉物欲于躯壳之外,则一身无主,万事无纲。 凡读书,须端身正坐,心到,眼到,口到。 今且要读书,先须定其心。(宋 朱熹) 学问之功,全在著意研求,潜思默究,不可草草。真境一开,自然成章,再无窒碍。若泛泛而讲,泛泛而听,徒费唇舌,不入肺腑,今日讲过,明日忘之,此章未达,又至别章,虽百年何益?(明 何沦) 养气二字,乃读书第一要义。(明 黄淳耀) 不能主一,无择无守,则虽念念在四书五经上,亦只算游心杂念。心无统摄故也。(清 曾国藩) 对书本的态度(关键是对语言文字的正确认识。书本文字是捕鱼之网,是指月之指,作者所要表达的真实意涵好比鱼儿和月亮,所以我们对于渔网和手指既要保持敬意,又不可执着。)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先秦 孟子) “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先秦 庄子) 文学之于人也,譬如药,善服有济,不善服反为害。(唐 皮日休) 谁知圣人意,不在古书中。(宋 苏轼) 今人读书以书为主,心为奴隶;撇精务博,反为心害,释卷则茫然,均为亡羊,皆非栽培之意也。(明 薛侃) 看古今文字,立意求其佳处,则竟得其佳;立意求其疵处,则亦染其疵。君子于人之善恶也亦然,故取长略短,道必日集。(明 史典) 不读书是愚痴障,读书是文字障。(明 释成葵) 史学明后不为迂儒。(清 黄宗羲) 读之(某些文学书和史书)流连不舍,代为悲喜,于斯时也,其素所志尚者不知何往,此之谓丧志,以其志气横发,无益于身心也。经亦有可玩之,玩之亦有所丧,如玩《七月》之诗,则且沉溺于妇女生计盐米布帛之中;玩《东山》之诗,则且淫逸于室家寒温.....(清 王夫之) 学者固须读书,然不可流为学究;固须留心世务,然不可入于功利。(清 张履祥) 读古人书,好附和,批驳,皆病也。能以敬畏古人之心而披其疵,则机矣。(清 魏禧) 古人文章可告人者,唯法耳,然不待其神而徒守其法,则死法而已。(清 刘大魁) 书能使人智,亦能使人愚。(清 袁枚) 第一要知读无字之书,能观物观心者,读天地原本书;走向书册记载中求者,为读第二手书矣。(民国 严复) 学有新旧,身心性命之学无新旧。(民国 林琴南) 二 学习的方法 (庄子讲得意忘言,学习的方法就是讲如何通过体验和思考等而超越语言,得到语言背后之真实的过程) 体验的方法(中国古典的读书法非常重视体验,具体来讲就是在朗读和默诵中涵玩和意会,得象忘言,得意忘象,可称为意象式的涵泳体验读书法,而不太重视理性和逻辑,但在涵泳体验中,自然解悟其中的理性和逻辑) 精而熟之,鬼将告之;非鬼告之也,精而熟之也。(先秦 吕不韦) 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大小毕浮。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毕宜。(唐 韩愈) 作诗须多读古今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qhhb49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