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教学设计文档.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诗二首 教材简析 自古人生重离别,自古人生又伤离别,因而“送别诗”在古诗词大家中可谓颇具规模的一系,诗人们无一不涉足过这一主题。诗人高适怀才不遇,将近有30年啊,但他在困境面前是多么自信,多么乐观,积极地面对人生。并以此来影响他的朋友,我想这就是高适的人格魅力所在,也正是这首诗广为传诵的原因所在吧!《送元二使安西》王维的这首洗尽雕饰、明朗自然的语言,抒发诚挚、深厚的惜别之情,以情意殷切、韵味深永独树一帜。教学目的   认识个生字, 会写个生字(曛舍、)    背诵。    3.想象所描绘的, 体会的思想感情   激起对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   想象所描绘的,体会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    1 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收集送别诗 一、谈话导入,介绍诗人 同学们,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送别诗又是其中最璀璨的的明珠,他们最能表现诗人丰富的感情:或不舍,或缠绵,或感伤……今天让我们走进古诗---《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共同感受诗人对朋友的深厚友情。我们先来学习第一首《别》(板:别)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高适,同桌间交流关于诗人的资料) 了解了诗人,老师还想听听大家读书的情况,谁愿意读一读? 二、初读古诗,读正确 1、指名读(要求读正确,相机正音释义:曛:日光昏暗。),齐读。 (学古诗,读正确,读出节奏,还要读出韵味,这样才能读懂诗句,才能读懂诗人要表达的感情) 2、怎样读出韵味? 下面老师向大家介绍一个朗读小常识:平长仄短,(出示课件) (什么是平,什么是仄呢?很简单,普通话里有四个声调,第--、二 声称为平声,三、四声称为仄声。 怎么读呢?遇到平声,读的时候要把它的声音延长,那就叫做——平长,如果遇到仄声,读的时候要把它的声音收短,那就叫做——仄短,为了区分容易,用“—”表示平声,用“︱”表示仄声。) 3、想不想听听老师读一读, 老师示范读。 4、出示标注诗、学生试着自由读。可以加手势。 5、互读、指名读。(不到位的,再个别指导) 6、齐读(配音读) 三、再读,读懂诗意,感悟诗情 1、通过读古诗,你的眼前呈现出怎样的画面?(同桌交流)(抓住“千里、黄云、北风、雪纷纷”)(板书:悲壮、苍凉) 2、在这样的环境下,诗人高适送别友人董大, 师插入资料: 董大是唐玄宗时代的著名琴手,可是时举国上下却盛行胡乐,能欣赏古琴这类古乐的人并不多。董大冷落,觉得京城再也无法呆下去了,失意至极,便决定离开。可这时也正是诗人自己失意落魄的时候啊!到处流浪,陷入贫贱的境地之中。 充满深情地说——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满怀豪气地说——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面对已经消失在茫茫风沙之中的董大,在心底高声——读: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总结学法:读准;读懂;悟情。 四、自学《送元二使安西》 1、读题(注意停顿) 2、介绍诗人及元二资料。(苏轼评价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元二:王维的朋友,此行,奉命赴安西守护边疆。) 3、出示课件:这首诗中有两个多音字易读错(朝:早晨;舍:旅店。) (渭城---今咸阳市。 安西----从渭城到安西大约有3000多公里,满眼的荒漠,满目的荒凉,自然环境非常恶劣。) 4、学生独学(读平仄) 5、四人小组合作交流想像的画面。 (板书:清新、明丽 ) (“柳”同“留”,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有留下,挽留之意。) 然而,圣命难违呀! 6.指导感情朗读 正所谓千言万语化作薄酒一杯,一切尽在不言中 ——读“劝君……”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再送送元二吧! ——读“劝君……” 元二,让我们不醉不休 ——读“劝君……” 至此,王维对元二的感情以表达得淋漓尽致,--- (板书:依依惜别)“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道分别时的豪情。(男生读)(言送) 王维在清新、明丽的渭城美景,以酒相送,表达依依惜别。(酒别)(女生读) 六、课外拓展 过渡:古人送别友人的方式不尽相同(课件出示:) 《赠汪伦》(汪伦以歌相送,李白作诗表达他们之间的深情厚谊。)(歌送、诗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目光追随友人的身影,直至消失在茫茫的江水之中)(目送) 有心的同学,课下可查找古人更多的送别方式,挖掘经典文化中更多您的宝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qhhb49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