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之伟,男,1954年生于湖北武汉,先后就读于荆州高等师范.doc

童之伟,男,1954年生于湖北武汉,先后就读于荆州高等师范.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童之伟,男,1954年生于湖北武汉,先后就读于荆州高等师范

童之伟,男,1954年生于湖北武汉,先后就读于荆州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复旦大学和武汉大学,或法学硕士和博士学位。现担任以下本兼各职:华东政法大学教授,海交通大学法学院兼职教授,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法学期刊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法学会常务理事、宪法学研究会会长。童之伟曾任武汉大学助教、讲师、副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并曾主编《法商研究》和《法学》月刊。童之伟与国内外、境内外有广泛学术联系,曾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华盛顿大学、法国巴黎政治学院和台湾东吴大学访问学者。 童之伟教授20余年来的法学论著,是以法权中心主义为标志的。法权中心主义的思维进路是:权利、自由、特权、豁免、权力、职权、权限等这样一些通常可用权利和权力两个词语表述的法现象,其实都不过是法律上承认和保护的利益,而这些利益,都是以一定社会或国家归属已定的财产为物质承担者的,所以,在合法利益和归属已定之财产这两个层面,权利和权力是无差别的,构成一个统一体,这个统一体的名称就是“法权”,可理解为法定之权。 法权中心主义是为了克服权利义务学说的偏颇提出来的,其主要论点是:权利和权力是法律世界最基本的现象;法律生活最基本的矛盾是权利与权力的矛盾;权利是社会个体利益和个体所有之财产的法律存在形式;权力是公共利益和公共机关所有之财富(财产)的法律存在形式;权利和权力既相互对立,又具有同一性,能够相互转化;权利和权力的基本属性表明,它们从根本上说是一个整体),标志这个整体的法学范畴(即“法权”)应成为法学的独立分析单元;法权中心主义是能够将马克思哲学与法律现实连接起来的比较适当的中介和桥梁,可取代阶级分析方法在法学中的地位。 法权中心主义认为,中国的法学应当改变权利本位或权力本位(义务本位)的两极化思维定势,为法治之法确立一个平正、中庸的基点。法权中心主义主要包括如下学术主张:法治之法应当以法权为中心,寻求法权的最大化;法律生活必然以法权中轴运动;法治之法应以法权为中心,通过权利和权力的优化配置追求法权的最大化,而不应该也不可能片面地以权力或权利为中心,追求权力或权利的最大化;应该用统一的标准将权利和权力这样两种关系至为密切的法现象在理论上严格区分开来;在权利与权力、权利与权利、权力与权力是否平衡的问题上,应该将是否有利于法权总量可持续的最大化作为衡量这些主要法律资源配置是否平衡的基准点;在现代法治国家维护法律的权威、严格依法办事,就是维护法权、维护实现法权最大化的一般社会条件;尊重和保障人权、厉行法治,在公民和各个社会政治组织广泛竞争性参与的基础上制定或修改法权配置和运用规则。 法权中心主义是一种法理学主张,但它首先在宪法学领域得到了应用,已经初步形成了相应的宪法学教材体系,华东政法大学和若干友邻大学的法学院系目前采用了这种宪法学教材。

文档评论(0)

shaofang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