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设计__第五章.ppt

  1. 1、本文档共1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字体设计__第五章

⒊ 编排形式的表现 表达设计理念和情绪,还可通过对字体编排形式的探索和实验,构造出新颖别致的画面效果,创作出心灵震撼强烈、富有感染力的作品。 图5-75所示的韩家英先生设计的《天涯》杂志系列封面,表达出了一种对于文字的全新感受。杂志采用牛皮纸装裱,封面图案多为毛笔勾勒出的汉字和字母,用字体的笔画进行构思表现,采用书法笔触的墨点、肌理、切割、形式等方式诠释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现代设计。 图5-75 《天涯》杂志系列封面 韩家英 获香港“设计2000展”金奖 图5-76所示的一组作品,通过对文字、符号的编排形式的变化,使画面中分解的字母和笔画犹如一个个有生命的个体,就像尘埃、浪花、音符、落叶在纸上舞动着。 图5-76 一组自由、空灵的文字编排形式作品 在字体设计中,有两个重要因素需要进行思考,即意和形。 “意”,即所表现主题的内涵,提炼出表现主题本质意义的抽象概念,这一阶段为抽象的思维过程,是解决“表现什么”的过程。 “形”,是将抽象的概念贴切地转换成可视的形象,将抽象的概念进行具象的凝聚。这一阶段是解决”如何表现“的形象化过程。 第四节 案例解读 案例1 以下是一组房地产品牌字体的图例(图5-77至图5-84),以及对同行业不同品牌标志字体设计的定位分析。 图5-77 目标定位:高档品质住宅 品牌理念: “品质生活,文化细节,现代居住新境界” “城市中心,纯居住品质社区” 概念传达:品质、高尚、人文、细节 字体形态:简约、典雅、精致 图5-78 目标定位:精品山水住宅 品牌理念: “90万平方米浅山城市” “生活新城,天然氧吧” 概念传达:自然、健康、宁静 字体形态:凝练、稳重、流动 汉字“意”直接表现的方法主要有: (1) 整体形象。在汉字笔画不变的情况下,对字形整体作图形化的表达的一种文字形式。(图5-52) 图5-52 整体形象 (2) 局部形象。利用文字的结构特征和外形特点,文字的部分笔画、结构用相似的图形完全代替。(图5-53) 图5-53 局部形象 (3) 添加形象。根据字义或字形的联想,在文字笔画之外添加图形,将笔画延伸并与图形接续以达到装饰美化的效果。 汉字设计“前世今生”(图5-54),文字与图形完美统一,构筑了一幅如诗如歌的画面,悠悠余韵,倦鸟余晖,恍若前世今生。 图5-54 汉字设计 王慧颖 (指导:陈莉) 图5-55 汉字设计 丘琴芯(指导:陈莉) 汉字设计“琴心剑胆”(图5-55),文字与图形共同构成的画面,犹如漫画世界,既浪漫,又充满正气,很好地诠释了设计者的美好愿望。 2. 间接表现 间接表现又叫意象法,是指借用相关的符号、形象,采用象征、比喻、联想的方法,间接隐喻地表达出文字的内涵。 传统造字方法中指事、会意就是借用相关的符号、形象,间接隐喻地表达文字内涵的典型。 指事是用符号标出事物的特点,表示字义的一种造字方法。指事构形的方法分为两类:一类是符号表意,如“上”“下”,一条横线代表位置的界限,一点在线以上表示方位“上”,在线以下则表示方位“下”,这“一”与“·”都是纯粹的符号;另一类是加标指事,如“本”“末”,“木”是象形字,“一”是增加的标记,在“木”下加“一”表示树根,在“木”上加“一”,则表示树梢,这一横有“指事”的作用。 会意是合字表义的造字方法,即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构成一个新字。会意也包括两类:一是会比图形,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图形按事理关系形象地比配在一起,其内容多是某种事物过程的表象,如“丞”(后作“拯”),“正”(后作“征”)。二是会合字形,即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的字在一起,凭借字的意义关联,领会出新的意义,如“明”由“日”“月”两个象形字组合而成,借日月的光明来表示“明亮”的意思;“从”由两个“人”字组合而成,借两个人前后相随表示“跟从”的意思。另还有“止”“戈”为“武”、“人”“言”为“信”等。会意法常用于现代招贴创意中。 汉字“意”的间接表现的方法主要有: ⑴ 对文字的含义进行联想,挖掘文字本身的内容含义,对字义作进一步延伸表达。 我们以“间”字为例。《说文·门部》:“间,隙也,从门月。”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注为:“隙者,壁际也。引申之,凡有两边有中者,皆谓之隙,隙谓之间;会意也,门开而月入,门有缝而月光可入,皆其意也。”“门开而月入”,两户相对,从门缝中透过一缕月光,正因为有了门之间的“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