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藓和维管束植物叶氮含量和氮同位素组成对大气氮沉降响应.pdf

苔藓和维管束植物叶氮含量和氮同位素组成对大气氮沉降响应.pdf

  1. 1、本文档共7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摘要 摘要 随着工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人为活动产生的活性氮己成为大气氮污染 和大气氮沉降的主要来源。苔藓由于其特殊的生理结构而被广泛用于大气氮污 染沉降的监测和指示。对南昌市不同氮源条件下的苔藓和庐山地区不同海拔高 度的苔藓氮含量和氮同位素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南昌市不同氮源条件下苔藓氮 同位素的研究对比,进一步验证了苔藓61N指示大气氮沉降来源的可靠性。对 庐山地区苔藓氮含量和氮同位素的研究,延伸了苔藓在环境监测和大气氮沉降 研究中的应用。本论文还对南昌大学前湖校区8种维管束植物叶氮含量和615N 进行了分析测定,初步讨论了维管束植物叶对大气氮沉降的响应,并对其在吸 收同化氮的过程中产生的分馏现象进行了初步探讨。 1。不同氮源条件下的苔藓615N 对南昌市不同氮源条件下的82个苔藓S15N研究发现,苔藓615N存在明显的 差异。受人排泄物氮源影响的苔藓S蛤N(。8.05-4-1.08%o)和受交通氮源影响的苔藓 6N(.1。67+1.35%o)N说明氮肥及燃煤释放氮是氨厂大气氮沉降的主要来源。南昌 市中心城区公霞苔藓61N(.2.7+1.4%o)燹l说明南晶市中心城区大气氮受交通源释 放NOx和人畜排泄物以及城市污水释放NHx共同影响。南昌市居民区苔藓 6搭N(.6.19+1.89%o)则反映了届民区这个特殊环境的特征:入1:3高度密集导致 NHx的释放量相对较大。通过对南昌市不同功能区域苔藓6弱N和特征氮点源苔 藓615N的分析发现,苔藓所吸收的氮强烈受到其生长环境中氮源的影响,且能 真实的反映其生长环境中大气氮的沉降形式。 2.不同氮源条件下的苔藓氮含量反映大气氮沉降量 生长在公共厕所墙上的苔藓氮含量(3.21:f=0.20%)高于其它区域苔藓氮含量, 说明公共厕所氮沉降是本研究的所有区域中氮沉降最大的地方。氨厂苔藓氮含 昌市中心城区大气氮沉降已接近于氨厂,也说明南昌市中心城区大气氮污染严 说明居民区人翻高度密集导致该功能区氮的释放量相对较大。马路边苔藓氮含 量(2。69::1:0。42%)最低,这可能与NOx浓度过高影响苔藓正常生长所致。 摘要 3.庐山地区苔藓氮同位素指示庐出缝区大气氮沉降来源 在庐山低海拔(海拔高度小于800m)区域,苔藓氮丽位素的变化幅度较大 (。4。37‰~+。.65‰),说明在庐出海拔较低的区域,大气氮沉降主要来源于农业 氮源的影响。而在庐由高海拔(海拔高度大予800m)区域,苔藓氮网位素的变化 幅度较窄(.3.87‰~.1.34%0),说明在庐山海拔较高的区域,大气氮沉降主要来源 予土壤中氮的自然释放。根据庐山地区苔藓61N在.4‰~.2‰出现的频率最高, 可以判断整个庐山地区的大气氮沉降主要来源于农韭氮或者±壤自然释放的 氮。采集于庐山脚一个停车厂内的苔藓氮同位素p1。68%o)]E好验证了该点苔藓受 汽车尾气排敖硝态氮的影响。 4.庐山地区苔藓氮含量指示庐山地区大气氮空间分布 对庐由风景区不同海拔高度(263m--1400m)苔藓氮含量分析发现,庐山地区 1—7.85x 苔藓氮含量(y)与海拔高度(X)表现出了良好的线性关系妒:3。l104x),表 明在庐山风景区,随海拔的升舞,苔藓氮含量呈逐渐下降趋势。这种逐渐下降 的趋势说明人为产生的活性氮在大气垂直扩散过程中,随海拔高度的增高而逐 渐减少。根据前入研究的苔藓氮含量与大气氮沉降量的定量关系,估算出庐山 顶和庐山脚的大气氮沉降量分别为24.61 kg/(hm2·曲和41.72kg/(hm2-a)。这说明 庐山脚大气氮沉降强烈的受到人为排放氮的影响,而由顶则主要来源于土壤自 然释放氮的影响。 5.维管束植物叶氮含量特征 对南盛大学校前湖校区的,℃种常绿维管束植物,共计68个檀物叶氮含量分 析发现,尽管八种植物的生长环境基本相同,但这八种植物叶中氮含量却存在 尾丝兰叶中氮含量(1.55圭0.19%)和牡鹃时中氮含量(1.61+0.12%)要高出两倍多。 这种生长环境基本相同丽氮含量差别又十分明显的现象说明不同的物种对氮的 同化吸收以及植物叶内含氮化合物的储存有明显的差异,同时也说明植物在没 有受到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h2468l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