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第2章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pptVIP

自动控制第2章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ppt

  1. 1、本文档共1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自动控制第2章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线性系统的数学模型; 五、经典控制理论中控制系统模型描述方法 1、微分方程 2、传递函数;第2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本章主要内容; 要电路分析或设计自动控制系统,首先需建 立系统的数学模型。 所谓数学模型,就是描述系统各变量之间相 互关系的数学表达式。如时域中的微分方程 控制系统数学模型形式较多,时域中常用的 有微分方程、差分方程;复数域中有传递函数、 结构图;频域中有频率特性。;2-1 控制系统的时域数学模型 本节着重研究线性、定常、集总参数控制系统的 微分方程建立和求解。 1.线性元件的微分方程 电气元件组成的系统(电路系统) ;这是一个二阶线性微分方程,也是RLC串联电路的时域 数学模型。; 弹簧-质量-阻尼器(S-M-D)机械位移系统;为阻尼系数, 是阻尼力; 是弹簧弹力。 整理得其数学模型为: ;比较 R-L-C电路运动方程与 S-M-D机械系统运动方程;1、建立的目的:确定被控制量与给定输入或扰动之间的关系,为分析和设计创造条件。;2.控制系统微分方程的建立 基本步骤: (1)由系统原理图画出系统方框图,直接确定系统中各个基本部件(元件); (2)列写各方框图的输入输出之间的微分方程,要注意前后连接的两个元件中,后级元件对前级元件的负载效应; (3)消去中间变量,整理,合并得出系统的输出量(被控量)和输入量(参据量+扰动)之间的微分方程。; 速度控制系统的微分方程;;减速器(齿轮系);;3.线性系统的性质: 具有可加性: 均匀性(齐次性):;拉氏变换法求解线性微分方程步骤: ⑴考虑初始条件,对微分方程每一项进行拉氏变换,将微分方程转换为变量s的代数方程; ⑵由代数方程求出输出量拉氏变换函数的表达式; ⑶对输出量拉氏变换函数求反变换,得到输出量的时域表达式,即为所求微分方程的解。;5. 非线性元件微分方程的线性化;A为平衡状态 工作点对应: 当 有; ;2-2 控制系统的复数域数学模型—传递函数 ; 传递函数是经典控制理论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数学 模型。 频率法、根轨迹法就是以传递函数为基础的。 1、传递函数的定义与性质 定义:线性系统在零状态时,输出量的拉氏变换与输 入量的拉氏变换之比,记为G(s)。 设线性定常系统由n阶线性定常微分方程描述:;在零初始条件下,由传递函数的定义得:;传递函数的性质 (1)传递函数是复变量s 的有理真分式函数,具有复变函数的所有性质,m≤n,且所有系数均为实数。 (2)传递函数取决于系统或元件的结构和参数,与输入信号的形式无关也不反映系统内部的任何信息。 ;2、传递函数的零点与极点 传递函数写成因式分解形式(根轨迹法使用):;称为传递系数或根轨迹增益; 称为传递函数零点; 称为传递函数极点。;称为传递系数或增益,这种表示方法在频域中应用较多。; 传递函数的极点就是微分方程的特征根,极点决定了系统自由运动的模态,而且在强迫运动(即零状态响应)中也会包含这些自由运动的模态。;其零状态响应:;输入单位阶跃信号 时,其零状态响应分别为:;4、典型环节的数学模型;比例环节(放大环节);惯性环节;在单位阶跃输入信号的作用下,惯性环节的输出是非周期的指数函数,故惯性环节也叫非周期环节。;积分环节;微分环节;常见物理系统:RC串、并联电路;实际上是一个比例环节和微分环节的并联组合。;振荡环节;令:;振荡环节的单位响应是有阻尼的正弦曲线。 振荡程度与阻尼比有关, 阻尼比越小,则振荡越强; 阻尼比为零时,出现等幅振荡; 阻尼比越大,则震荡衰减越快。;常见物理系统:弹簧阻尼系统;纯滞后环节;典型元部件的传递函数;;TG;无源网络 用途:在控制系统中引入无源网络作为 校正元件,无源网络通常由电阻、电容、电感组成。 可用两种方法求取无源网络的传递函数: 1.列写微分方程,零状态条件下进行拉氏变换,从而得 到输出量与输入量之间的传递函数。 2.用复阻抗方法直接求出无源网络的传递函数。 电阻:R 电容:1/CS 电感:LS ;;2-3 控制系统的结构图及简化方法; ;1.信号线 带有箭头的直线,箭头表示信 号的传递方向,直线旁标记信号的 时间函数或象函数。 ;3.函数方框(环节) 表示对信号进行变换,方框中写入元部件或系统的 传递函数。函数方块具有运算功能,方框输出量等于输入 量与传递函数乘积。;相邻求和点可以互换、合并、分解。

文档评论(0)

178****93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