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擎原理教程 3.ppt

  1.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引擎原理教程 3

发动机原理;§5-1 柴油机燃烧过程;§5-1 柴油机燃烧过程;§5-1 柴油机燃烧过程;§5-1 柴油机燃烧过程; 1、着火延迟期(又称为滞燃期): 定义:着火延迟期又称为滞燃期(图5-1中的AB段),从燃油开始喷火燃烧室内(A点)至由于开始燃烧而引起压力升高使压力脱离压缩线开始急剧上升(B点)。着火延迟期一般为0.7~3ms。 作用:在着火延迟期内,燃烧室内进行着混合气准备的物理和化学过程。 物理过程:燃油油滴加热蒸发扩散气化和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气; 化学过程:可燃混合气裂解产生醛类(过氧化物兰炎)CO兰炎产物是CO,O,OH,H 等活性中心热炎热爆炸(链引发)。 主要影响因素:燃烧室内工质的状态(如T,P和燃料种类)。 Tc↑→ τi ↓ 十六烷值↑→τi ↓; 2、速燃期: 定义:速燃期为图5-l中的BC段,即从压力脱离压缩线开始急剧上升(B点)至达到最大压力(C点)。 作用:速燃期内,在着火延迟期内准备好的混合气几乎同时开始燃烧P↑↑,接近等容燃烧 ,评价参数为平均压力升高率和最大压力升高率(Δp/Δφ)max Δp/Δφ= [kpa/?CA] 急剧上升的压力冲击燃烧室壁,活塞,曲轴等部件诱发缸盖、缸套、机体等部件变形,振动并辐射出强烈的噪声。 因此(Δp/Δφ)max应控制在0.4~0.5 MPa/?CA以下。 (Δp/Δφ)max的大小主要与着火延迟期内准备好的可燃混合气的数量有关。 ; 2、速燃期: 要求:在适宜的压力升高率下越多越好 影响因素:(滞燃期内形成的混合气量): 缸内温度、压力+十六烷值-影响滞燃期 喷油规律、蒸发速率决定在滞燃期内形成的混合气量;3、缓燃期: 定义:缓燃期为图5-1中的CD段,即从最大压力点(C点)至最高温度点(D点)。 作用:速燃期内未燃烧的燃油和后喷入的燃油在具有大量废气的环境中较慢定压燃烧。一边燃烧,一边活塞下行,缸内压力几乎不变或稍有变化(接近等压过程),放热量达70~80%。燃烧室内的最高温度可达2000K左右,一般在上止点后20~35 °CA处出现。 特点:缸内废气↑ ,氧气↓ ,燃烧条件不利,边混合边燃烧局部高温缺氧燃料裂解形成碳烟→冒烟、经济性差?? 所以柴油机均在α1的条件下工作,使柴油机容积利用率低,这是其比质量,升功率不如汽油机的原因之一。 ;4、补燃期: 定义:补燃期为最高温度点(D点)至燃油基本燃烧完(E点)。 补燃期的终点很难准确地确定,一般当放热量达到循环总放热量的95%~99%时,就可以认为补燃期结束,也是整个燃烧过程的结束。 特点:时间短促,混合气不均匀,燃烧放出的热量得不到有效利用,排气温度提高,散热损失增大,对柴油机的经济性不利。此外,后燃还增加了有关零部件的热负荷。 影响因素:重馏份比例(T90、T95) 因此,应尽量缩短补燃期,减少补燃期内燃烧的燃油量。 ;二、燃烧放热规律: 瞬时放热速率:指在燃烧过程中的某一时刻,单位时间(曲轴转角)内(单位质量混合气)所放出的热量;kJ/(kg·°CA)kJ/(kg·s) 累积放热百分比:是指从燃烧过程开始至某一时刻为止单位质量混合气所放出的热量与每循环单位质量混合气放热量的比值。 燃烧放热规律:瞬时放热速率和累积放热百分比随曲轴转角的变化关系。 燃烧放热规律影响到燃烧过程中缸内压力、温度的变化,决定着柴油机的性能; 对了解、分析和改进燃烧过程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热力过程计算)。;二、燃烧放热规律: 不同类型柴油机的放热规律曲线形状不同。下图为一典型直喷式柴油机的放热规律。(双峰,放热率和缸内压力) 从曲线中可以看到,放热过程明显分为三个过程; 第Ⅰ阶段AB为予混合燃烧阶段,放热率一般都很高,历时3~7°CA,与速燃期相对应。 第Ⅱ阶段BC为扩散燃烧阶段,放热率逐渐下降,历时约为40°CA,ⅠⅡ阶段的放热率约为80%。 第Ⅲ阶段CD为放热的尾巴,可能延至整个膨涨过程放热量约占20%。 ;三、柴油机燃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空气利用率低: 混合气形成时间短、只有15~35 °CA 1.7~4ms边燃烧边油,油滴易被高温废气包围找不到氧,氧找不到油分子; α不均匀 所以为保证柴油机燃烧比较完全,必须在α1条件工作 α=1.3左右,即30%的空气量未能完全利用。使柴油机容积利用率低,比质量升功率较小体积较大。;三、柴油机燃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燃烧噪声(工作粗暴): 主要是因为速燃期压力升高率过大(Δp/Δφ0.4~0.5Mpa/?CA)产生燃烧噪声,使零件负荷↑寿命↓称柴油机工作粗暴。 降低柴油机工作粗暴的根本措施是↓Δp/Δφ,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