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广东中医院儿科——许尤佳.ppt

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广东中医院儿科——许尤佳.ppt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   广东省中医院儿科——许尤佳 目的要求:   对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有个大概了解。对各个时期中医儿科发展的特点及有代表性的医家有较深刻的认识。 ○重点:任务与研究范畴、各时期特点、重点医家及其代表作、观点和贡献。 ○难点:对钱乙及万全两位医家 学术思想的认识 1.概念 2.发展简史分五个时期进行讲授 1)秦汉以前~秦汉时期 2)两晋南北朝~隋唐时期 3)宋金元时期 4)明清时代~解放前 5)解放以后~今天 秦汉以前~秦汉时期(公元前5世纪~公元3世纪) ※特点:萌芽期 ※散发的文献记载:甲骨文、《52病方》、《史记》、《黄帝内经》、《汉书·艺文志》 ※西汉淳于意《诊籍》——最早儿科医案记录 重点医家: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 两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公元4~10世纪) ◎特点:形成期 ◎文献:《隋书·经籍志》南朝医药分科; 《小儿用药本草》 《疗少小百病杂方》 隋唐时期: 1)教学讲座:太医署、医博士、学制5年 少小科 2)《诸病源候论》6卷,255候 3)《外台秘要》40卷,86门 重点医家:孙思邈——《千金方》60卷 1)“少小婴孺方”2卷列于卷首 2)小儿喂养、卫生、穿着等方面的论述 3)结合实际:过暖、幼儿园 宋、金、元时期(公元10~14世纪) ○特点:成熟时期 ○重点内容:1)王安石变法:医事分科、小方脉 2)13世纪医事分科 3)教学相长 《颅囟经》意义: 巫方所著、现存最早儿科专著、首提小儿 “纯阳之体”观点、小儿脉法、小儿用药剂型、 对惊痫癫疳痢等病的论述 其他医家: 1)王怀隐《太平圣惠方》 2)董汲《小儿斑疹备急方论》 3)刘肪《幼幼新书》40卷 4)《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5)陈文中《小儿痘疹方论》、《小儿病源方论》 6)金元四大家:朱丹溪《幼科全书》 7)曾世荣《活幼心书》 重点医家:儿科之圣——钱乙《小儿药证直诀》 8点贡献:1)对“变蒸论”的独特理解;2)诊 病6种脉;3)创立五脏证治法则;4)重视望诊, “面上症”、“目内症”;5)对出疹性疾病的描述; 6)指出惊痫、急慢惊风的不同;7)把“疳”列为 脾胃病;8)善于化裁古方 明清时代~解放前(公元14~20世纪中叶): ◎特点:明清:飞跃发展期;以后停滞不前 ◎现存500多种古医籍绝大多数为本期医家所著 ◎很多专著:《本草纲目》、《普济方》等 《保婴撮要》、《医林改错》 《幼幼集成》、《温病条辨·解儿难》 《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证治准绳》 《幼科铁镜》 重点医家:万全 1.《片玉心书》《幼科发挥》《育婴家秘》 2.贡献:1)预养、胎养、蓐养、鞠养;2)三不足两有余;3)善于小儿推拿;4)用药注重保护胃气;5)小儿发病三因论;6)对急惊风转归的认识 原始人痘接种法的形成: “稀痘方”——世界免疫先驱 专著: 《麻科活人全书》、《博集稀痘方论》、 《种痘新书》、《三冈识略》 清代温病学说的兴起: ·叶天士《外感温热病》 ·吴鞠通《温病条辨·解儿难》 ·吴有性《温疫论》 开阔视野,对后世启迪 *

文档评论(0)

xiaofei20011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