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太宗十思疏 (珍藏版).ppt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谏太宗十思疏 (珍藏版)

阅读感知: 1、听课文朗读,注意读音 2、阅读课文,结合注释及翻译,疏通文意。 解释下列红色字体的意思: 1、固其根本 2、必浚其源 3、虽在下/愚 4、人君当神器之重 5、凡百元首 6、承天景命 1、固:使……稳固,根本:树木的根部 2、浚:疏通 ,挖深 3、地位低/见识浅 4、当:处于……位置 5、元首:君主 6、景命:重大的使命 7、莫不殷忧而道著 8、有善始者实繁 9、克终者盖寡 10、则纵情以傲物 11、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7、殷忧:深忧 8、实繁:的确很多 9、克:能够,盖:表推测语气,大概 10、纵情:放纵情欲,傲物:傲视别人 11、行路:路人,比喻毫无关系的人 12、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13、诚能见可欲 14、念高危 15、则思谦冲而自牧 12、董:督责,振:通“震”,震慑 13、诚:如果 14、危:高,高危,高高在上 15、谦冲:谦虚,自牧:加强自我修养,牧,约束 16、则思江海下百川 17、则思三驱以为度 18、则思慎始而敬终 19、则思正身以黜恶 16、下:居……之下 17、以为度:以之为度,以此为限度 18、慎始而敬终 :始终谨慎,敬、慎同义 19、黜恶:罢黜奸邪,黜,排斥,罢免 翻译下列句子: 1、鸣琴垂拱,不言而化 (皇上)弹着琴垂衣拱手就能治理好天下,不用再说什么天下人就已经都有教化了 2、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奔驰的马车却用腐烂的绳索驾驭,怎么可以疏忽大意呢? 3、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臣民)最终只求苟且免于(刑罚)而不怀念感激(国君的)仁德,表面上恭敬而在内心里却不服气。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如果真的能够作到:看见引起自己爱好的东西,就想到应该知足来警惕自己; 将要大兴土木时,就要想到适可而止,使百姓安宁; 想到君位高高在上,就要不忘谦虚并且加强自我修养; 担心自己骄傲自满,就要想到江海所以巨大,是因为能居于百川之下; 喜爱狩猎,就要想到古人说的“网开一面”的田猎为限度。 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忧虑自己松懈懒惰时,就要想到做事要慎始慎终; 担心(言路)不通受蒙蔽,就要想到虚心采纳臣下的意见; 担心有谗邪的人在自己身边,就想到使自身端正才能罢黜奸邪; 恩惠所施加,就要想到不要因为一时高兴而奖赏不当; 惩罚所涉及,就要想到不要因为一时发怒而滥用刑罚 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和生活经历任选“十思”中的一点或几点谈谈其对自己的启发。(这“十思”对我们有什么借鉴意义 ) 完成课后练习三 连词  ①表目的,用来,以致:作师说以贻之 或结果:则思知足以自戒  ②表并列: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③表原因,因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 )  ④表修饰,相当于“而”:木欣欣以向荣 * 唐太宗和魏征,一个爱才如命,善于纳谏,是历史上的“明君”;一个忠心耿耿,敢于直谏 ,是历史上的“诤zhèng臣”。(敢于直谏,不畏生死的大臣。) “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遂亡一镜矣!” ——这堪称对魏征人生价值的最佳诠释 谏 劝谏 太宗 李世民,唐朝第二个皇帝,是我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开明君主之一,在他统治时期,出现了安定富强的政治局面,史称“贞观之治”。 十思 是本文的主要内容,即十条值得深思的情况 疏 疏通事理,分条陈述。作为一种文体,属古文体的奏议类,专指臣下向国君陈述意见的奏疏。 魏征(繁写体为“徵”),(580—643) 。字玄成,巨鹿曲阳人。魏征是我国初唐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杰出的历史学家。隋末,早年因避乱而出家做道士,后参加李密反隋的起义军,李密失败后降唐,太宗时拜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世人称魏郑公。死后赠司空,谥文贞。 魏征辅佐唐太宗17年,以“犯颜直谏”而闻名,史以诤臣称之(敢于直谏,不畏生死的大臣。 )。 写作背景: 贞观初年,李世民鉴于隋炀帝覆亡的教训,保持了节俭谨慎的作风,经过十年的治理,经济得到发展,百姓生活富足,加上边防巩固,内外无事,国家安定。唐太宗逐渐骄奢忘本,大修庙宇宫殿,广求珍宝,四处巡游,劳民伤财。 魏征对此极为忧虑,他清醒地看到了在繁荣昌盛的后面隐藏着危机,在群臣齐唱赞歌时,独能上疏进谏,使太宗猛醒。太宗看后感到很惭愧,表示从谏改过。并把这篇奏疏置于案头,奉为座右铭。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