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客观主义及建构主义翻译教学融合途径.doc

英语专业客观主义及建构主义翻译教学融合途径.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英语专业客观主义及建构主义翻译教学融合途径

英语专业客观主义及建构主义翻译教学融合途径[摘 要]客观主义翻译教学与建构主义翻译教学各有利弊,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取长补短,将两种翻译教学理念有机结合是提高翻译教学的正确途径。 [关键词]客观主义翻译教学;建构主义翻译教学;融合途径 [中图分类号]H08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95-3283(2012)03-000-02 作者简介:臧红宝(1971-),男,河南汝南人,天津外国语大学文学硕士,石河子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 一、引言 自建构主义教学被引入中国以来,学者们一直以来进行激烈而卓有成效的探讨,同时建构主义用于指导翻译教学也初见成效。但很多学者在倡导新理论时,往往只强调其优点,而忽视其不足,对于传统的客观主义教学更是彻底否定和抛弃。然而这种偏颇已经引起一些学者的警觉,翻译教学实践中客观主义与建构主义的融合开始受到重视。本文拟分析两种教学理念的优劣,结合英语专业翻译教学实践,探讨两者融合的具体途径,以期使翻译教学质量得到提升。 二、客观主义翻译教学 客观主义(objectivism)应用到教学领域,产生了客观主义教学理念(邱婷、钟志贤,2007),该理念认为教学的作用是将关于客观世界可靠而稳定的知识传递给学生,使其获得相同的理解。客观主义教学偏重于教的方面,教师是知识标准的掌握者,处于主导(中心)地位。客观主义翻译教学强调教师的作用,学习环境主要由教师、学生和教材组成。教师以讲座的形式向学生传授关于翻译的知识和技巧,再通过练习加以巩固。在这种教学理念中,教师居于中心地位,重视知识传授和技巧讲解,而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是知识的接受者。教学内容以翻译文学作品为主,非文学翻译所占比重较小。这与教材内容有关,“翻译教材的编写大都采用语言对比法,与之相伴的是一种传授知识的倾向”(谭业升,2001)。 客观主义翻译教学注重知识的传授,“有利于教师发挥主导作用,便于师生感情交流,并能充分利用情感因素在传授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薄振杰、李和庆,2001)。但这种传统翻译教学模式“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语言间微观现象的转换技巧,轻语言宏观结构的把握和转化”(伍小君,2007)。因而往往使许多学生无法体会到翻译课的乐趣,无法树立学习信心,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学习翻译的积极性、主动性、合作性和创造性。 三、建构主义翻译教学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教学观是“在批判和发展传统教学观的基础上形成的”(侯万春,2000)。作为认知心理学派中的一个分支,建构主义是与客观主义相反的方向。作为认识论,建构主义可追溯到苏格拉底和康德,作为学习理论则由瑞士皮亚杰(Jean Piaget)最早提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只能基于内部建构的基本认知原则,在一定的情景下,借助他人帮助和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知识。建构主义教学偏重于“学”,强调学习的建构性、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建构主义明确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则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在教学活动中发挥主导的作用”(张榕芳,1999)。 建构主义翻译教学强调对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提倡基于项目的学习,重视翻译实践。作为教师,主要任务是为学生提供大量的翻译实践机会,提高学生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教学内容不以翻译文学作品为主,而是强调专业性和真实性,从而符合全球化背景下社会对翻译人才的需求。评价学生则倡导过程性评价,有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批判性思维且让学生从多角度完善认知结构,完成意义构建。 建构主义翻译教学强调学习的情境性、主动性、协作性和开放性,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也容易带来负面影响:“过分重视直接经验而忽视间接经验,最终导致教师的翻译经验不能有效传递给学生,教学缺乏系统性、经济性”(薄振杰、李和庆,2001)。因而,在翻译教学中提倡引入构建主义的同时,不能完全抛弃客观主义,而是要取长补短、有机融合。 四、客观主义与建构主义翻译教学有机结合的途径分析 (一)注重模仿翻译训练 模仿翻译是客观与建构结合的手段之一。对于初学者来说,以优秀译文作为仿译对象,有助于构建一个标尺,树立一个目标。仿译相对简单且操作性强,可帮助学生少走弯路。在仿译中寻求规律,感悟翻译的思想与技巧。翻译教学课堂上,学生先通过讨论以认识到翻译中所用的技巧及其参考价值,然后在相似的情景中反复操练。 仿译的另一优点在于通过超越原译文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以《三个桃核》为例,原文中亨利爵士退休之后终于找到了生活的乐趣,他种下三个桃核,结果长出三棵小苗,兴奋之情溢于言表:“I had only three stones,and there yo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