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网络组成.ppt

  1. 1、本文档共6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通信网络组成

通信网的组成和分类 一、组成:硬件与软件 1、定义: (1)、协议,存储控制提供标准 (2)、通信协议,双方实体完成通信或服务所必须遵循的规则和约定 2、终端设备,通信网最外围设备 图: 二、分类 1、所在位置 (1)公用终端:电信公司部门 (2)专用终端:用户所在地 (3)个人终端:个人专用 功能:(1)电话终端:座机、移动电话、集团电话 (2)非话终端:电报、计算机、数据 (3)多功能终端:可视电话、会议媒体、计算机多媒体 指至少包括两种类信息、功能 3、传输系统:信息传递的通道 图: (1)有线传输:以电磁波沿某种有形媒介的传播来实现信号传递 (2)无线传输系统:以电磁波在空中的传播来实现信号的传递 金属线传输系统:音频实现,架空金属线载波系统,对对称电缆,同轴电缆 光缆传输系统:光波、沿光导纤维传输,输出数字信号。 定义:电磁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频率f:300mhz--300khz,波长:1米--1毫米 短波:地波,天波(主要途径)波长介于100m与10m之间(频率介于3~30MHz之间)的无线电波。 超声波:f2×1024 光纤:一种传输光能的波导介质,一般由纤芯和包层组成。光纤是光导纤维的简写,是一种利用光在玻璃或塑料制成的纤维中的全反射原理而达成的光传导工具。 全反射:光由光密(即光在此介质中的折射率大的)媒质射到光疏(即光在此介质中折射率小的)媒质的界面时,全部被反射回原媒质内的现象。 一种由单根光纤、多根光纤或光纤束加上外护套制成,满足光学特性、机械特性和环境性能指标要求的缆结构实体。 光缆可分为(1):架空光缆 (2)地下光缆 (3)海底光缆 4、转接交换系统:实质就是交换机 (1)功能:完成接入交换结点链路的汇集、转接接续分配。 结点:电路(网络)中一个支路的端点,或两个或两个以上支路的会合点。 5、路由:网络任意两个交换中心之间建立一个呼叫连接或传递信息的途径 三、通信网的分类 1、运营方式(1)公用网:国家电信网的主体,向社会开放 (2)专用网:部门兴建,具有行业特点 例:铁路、军队、公安、民航、银行 2、业务:电话、电报、传真、数据、有线、综合业务、数字 3、服务于使用:本地、市内、长途、国际 4、传输媒介:有线与无线 5、:传输信号:数字、模拟、数模混合 四、基础网 1、定义:传输网与各地网中的用户接入网一起构成的网络 图: 五、用户接入网 1定义:本地交换机与用户设备之间的实施网络 2功能:处于电信网末端,直接与用户链接,替代传统的用户本地线路网 3分类(1)有线用户接入网①铜线接入/光纤 ②混合光纤、同轴电缆 混合光纤:每500~2000用户为一个服务区(SA),若干服务区设立一个局用数字终端(HDT),也称前端 同轴电缆:先由两根同轴心、相互绝缘的圆柱形金属导体构成基本单元(同轴对),再由单个或多个同轴对组成的电缆。 (2)无线: ①固定无线用户接入网 ②移动无线用户接入网 六、支撑网 1定义:支撑网顾名恩义就是为其它电信网如业务网、传输网等提供技术服务、技术支撑的网络系统。建设支撑网的目的是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全面提高全网的运行效率。中国电信的三大支撑网分别为7号(No.7)公共信道信令网、数字同步网以及电信管理网。 1.3通信网的拓扑结构 一、网型 (6)复合型:将前面的所有特点结合在一起 二、通信网的功能 1、网络发送结点与目的结点之间确实存在物理传输媒介,为通信双方提供信息交换通路 2、协议变换:具有不同字符、码型、格式、信令、控制方式的终端用户能互相得到信息 3、寻址:被传输的信息表明地址,具备寻址能力,正确达到目的地 4、路由选择:始结点和目的地结点间选择一条最佳的通道 5、差错控制:差错控制是在数字通信中利用编码方法对传输中产生的差错进行控制,以提高数字消息传输的准确性。 6、分组装拆:将来自异步终端(非分组终端)的字符信息去掉起止比特后组装成分组,送入分组交换网。在接收端再还原分组信息为字符,发送给用户终端。随着分组技术的发展,RSU与PAD的功能基本相同。 三、网与交换 1、全连交换:不用交换,用户各自与其他任何用户都存在直达的电路网上,例如卫星 第二章 通信网的体系结构 一、网络协议分层结构 定义: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的集合。 例如,网络中一个微机用户和一个大型主机的操作员进行通信,由于这两个数据终端所用字符集不同,因此操作员所输入的命令彼此不认识。为了能进行通信,规定每个终端都要将各自字符集中的字符先变换为标准字符集的字符后,才进入网络传送,到达目的终端之后,再变换为该终端字符集的字符。 1、各层直接是独立的:某一层并不知道下一层是如何实现的,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