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由盛转衰——明清.doc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由盛转衰——明清.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由盛转衰——明清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由盛转衰——明清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由盛转衰——明清 【考试内容】 (1)明朝的建立和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朝的建立和君主专制的加强;《大明律》和特务统治的加强;八股取士;靖难之役和营建北京 (2)清朝的建立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满洲的兴起和建国;清军入关和统一中国;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军机处;文字狱 (3)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萌芽;对外贸易 (4)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蒙古、新疆地区的关系;和西藏地区的关系;改土归流;台湾府的设置;清朝的疆域 (5)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和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郑和下西洋;华侨与南洋的开发;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殖民者租占澳门;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6)明清时期的文化、科学技术:进步的思想家;明清小说;类书、丛书的编纂;西学东渐 【重点提示】 1.从世界历史的角度,用“大历史”的眼光去看明清历史,进行中西比较,包括: (1)对中西资本主义萌芽的比较; (2)东西方经济政策的比较; (3)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的比较; (4)东西方文化发展尤其是思想文化发展的比较,从而分析中国拉大与世界的差距,脱离世界历史发展主潮流的原因。 2.从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认识明清历史,包括一些重要的制度和政策如中央集权制、科举制、重农抑商政策等。 3.对这一时期富有时代特色的典型的政治、经济、文化政策等历史现象的认识和评价。 4.明清文化中反封建色彩的增加及其发展轨迹,从深层次揭示中国古代文化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这一部分是中国古代史中唯一没有设置阅读节目的一章,这一部分又是古代到近代、中国和世界关系转变的关键时期,因而是古代史复习的重点。其中以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以及科技文化最易和世界史联系出题,是复习中的重中之重。 5.阶段特征: 明清时期的总体特征: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巩固和封建社会渐趋衰落。 这一时期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中央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奠定了中国今天的疆域,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空前巩固。这也是封建社会由盛而衰的时期,其间两朝初期虽都有过强盛局面,但并未改变整体衰落的总趋势,这种衰变突出表现在政治、经济、阶级矛盾、对外关系和思想文化诸方面。政治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农民战争发展到新阶段;经济上,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在对外关系方面,虽进行了一系列反侵略斗争,但中外差距拉大,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逐渐失去了对外交往的主动权;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出现了文艺繁盛、科技停滞的双重时代特征。 【辨疑解难】 1.明清赋税制度的改革——一条鞭法和地丁银制度 明清时期我国赋税制度有了较大的变化,首先明朝张居正实行一条鞭法,把原来政府规定的田赋、徭役以及杂税合并起来,按田亩为核算单位,统一征收。赋役普遍以银两折纳。赋税的催收解运由地方政府办理。“一条鞭法”是我国赋税制度的重大改革,它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减轻了一些地区农民的负担,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但由于大地主的阻挠反对,“一条鞭法”实行不久便废除了,但改用银两收税的办法却保留了下来,这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一条鞭法”上承唐代两税法,下启清代的摊丁入亩,反映了我国赋税制度向一元化发展的历史进程。清代雍正帝,实行摊丁入亩,将丁口之赋,摊入田亩,这样将以人丁、土地为征收依据的赋税制度,改为以地亩为征收依据的赋税制度,是我国古代赋税制度上又一次重大改革,反映了封建国家对农民人身控制关系削弱了。自此国家再不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农民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一些人身自由,对这一时期农业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都有积极意义。中国封建社会的赋税制度含义很广泛,一般包括:以人丁为依据的人头税,即丁税;以户为依据的财产税,即调;以田亩为依据的土地税,即田租;以成年男子为依据的徭役和兵役;其他苛捐杂税。各朝实行的赋税制度主要包括初税亩、编户制、租调制、租庸调制、两税法、一条鞭法和地丁银制度。两税法是赋税制度史上的转折点,它标志着征税标准由人丁为主逐渐过渡到以土地财产多少为主。 古代赋税制度的沿革体现出如下特点:①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渐向以田亩为主过渡,人头税在赋税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少,可以两税法为标志;②由实物地租逐渐向货币地租发展,可以一条鞭法为标志;③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可以两税法为标志;④农民由必须服一定时间的徭役和兵役发展为可以代役,以“庸”制为标志;⑤税种由繁多逐渐减少,可以一条鞭法为标志;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商品征收重税。这种演变说明,随着历史的进步,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用银两收税则是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活跃及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相应反映。 2.明清时期中国资本

文档评论(0)

sy7821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