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大学环境保护与安全工程学院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件第一章绪论.ppt

南华大学环境保护与安全工程学院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件第一章绪论.ppt

  1. 1、本文档共1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主讲教师:刘迎云 E_mail: gxylyy0924@126.com 网址:9:9988/vc 选课码:XRLQ-2034 选课日期:2月29日-3月10日 授课开始日期:2016年2月29日 一、课程性质和地位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是高等院校环境工程、环保设备工程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本科生必修课程之一。本课程系统介绍大气污染产生、控制及排放的原理和理论基础,重点论述大气污染控制的技术和装置以及有关设计计算问题,并结合工程应用进行分析讨论。 二、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大气污染物(量)及其主要污染源,全球性环境问题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及综合防治措施(第1、12章); 了解大气污染与燃烧的关系(第2章); 了解大气污染与气象的关系,了解几种大气扩散模型和常见的几种扩散计算方法(第3、4章); 基本掌握除尘技术的基本理论,学会正确选用除尘设备(第5章、第6章); 基本掌握气态污染物净化的基本原理,主要污染物的典型净化工艺和设备(第7、8、9、10章); 了解机动车污染物形成与控制技术(第11章) 基本掌握设计大气污染净化系统(课程设计)。 三、课程对实践环节及课外作业的要求 配合本教学内容,安排了课程设计和课程实验,内容如下: 1. 主要实验名称 ①粉尘真密度的测定 ②旋风除尘器性能测试实验, ③ 电除尘器性能测试实验 ④ 碱液吸收气态污染物实验 可根据实验条件适当增减部分内容。 2. 课程设计 内容: 某烟气净化系统的设计 工作量: 设备图、系统布置图各一套(要求用CAD制图);设计说明书一份。 四、教材及参考书目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3版) 郝吉明,马广大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童志权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郭静,阮宜纶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大气污染治理工程》 蒲恩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林肇信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践教程》 黄学敏,张承中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说明和要求 课程总学时数:64学时(其中课堂授课56学时,实验8学时); 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 学生积极利用本课程网络资源并欢迎参与建设; 成绩评定:期末考试+平时成绩(专题2个:形式及内容不限、作业、考勤);份额6:4 要求学生在本课程学习过程中随时阅读国内外有关文献。   大气污染及其分类 大气污染物的影响 大气污染防治法规与标准体系 中国的大气污染综合防治 学习 要求  明确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学习对象、内容和目的 了解大气的组成,掌握大气污染物的概念,以及主要大气污染物的来源、性质和影响 了解大气污染控制方面的法规和标准体系 建立大气污染综合防治的概念 §1大气污染及分类 大气圈:随地球引力而转的大气层叫大气圈。大气圈的最外层的界限是很难确切划分的,但大气也不能认为是无限的。在地球场内受引力而旋转的气层高度可达10?000Km。有的学者就以10?000Km作为大气圈的最外层。一般情况下认为,从地球表面到1?000~1?400Km的气层作为大气圈的厚度,超出1?400Km以外气体非常稀薄,就是宇宙空间了。   大气圈中的空气分布是不均匀的,海平面上的空气最稠密。在近地层的大气层里,气体的密度随高度的上升而迅速的变稀。但是在400~1?400Km大气层里空气是渐渐变稀薄的。大气圈的总质量约为6000万亿吨,约为地球质量的百万分之一。 对流层:大气圈最低的一层,其特征是: (1)层内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0.65℃/上升100米),大气易形成强烈的对流(升降)运动; (2)厚度随纬度增加而降低(平均12KM,赤道18KM) ,对同一地区,其厚度夏季大于冬季; (3)集中了大气总质量的75%和几乎全部的水汽,主要天气现象(雨、雪、霜、雾、雷电等)和通常所说的大气污染都发生在这一层,对人类活动影响最大; (4)层内温度和湿度的水平分布不均匀,常发生大规模的空气水平运动。 平流层 ※ 对流层顶到50~55km高度的一层称为平流层,层内几乎没有大气的对流运动。 ※从对流层顶到22km左右的一层,气温几乎不随高度而变化,为-55℃左右,称为同温层; ※同温层之上,气温随高度增高而上升,至平流层顶达-3℃左右,称为逆温层。 ※平流层集中了大气中大部分臭氧,在20~25km高度内形成臭氧层; ※ 几乎不存在水蒸汽和尘埃,一般处于平流运动。 ※大气很干燥,没有云、雨等现象,是飞机理想的飞行区域。 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对大气和空气的定义: 大气(atmosphere):是指环绕地球的全部空气的总和(the en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