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膜分离法及其在生物工程中的应用.ppt

第五章-膜分离法及其在生物工程中的应用.ppt

  1.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膜分离法及其在生物工程中的应用.ppt

第五章 膜分离法及其在生物工程中的应用 (Membrane Seprartion) 本章主要内容 一、概述 二、膜分离过程类型及膜材料 三、膜组件 四、浓差极化与膜污染及清洗方法 五、膜分离法的应用 膜分离法及其在生物工程中的应用 ——概 述 近20年发展起来的膜分离技术,已广泛用于生物工程、食品、医药、化工等工业生产及水处理等各个领域; 膜分离技术是用半透膜作为选择障碍层,允许某些组分透过而保留混合物中其它组分,从而达到分离目的的技术。 ★膜分离的特点 ①操作在常温下进行,设备简单、操作方便; ②是物理过程,不需加入化学试剂; ③不发生相变化(因而能耗较低); ④在很多情况下选择性较高; ⑤浓缩和纯化可在一个步骤内完成; ⑥设备易放大,可以分批或连续操作。 因而在生物产品的处理中占有重要地位 膜的定义:膜可定义为两相之间的不连续区间。可以是气相、液相和固相。注意与相“界面”区别 。 广义指的“膜”是指分隔两相界面,并以特定的形式限制和传递各种化学物质。膜的厚度应在0.5mm以下,否则不能称其为膜。 可以是:均相的或非均相的; 对称的或非对称的; 中性的或荷电的; 固体的或液体的。 膜的分类 对称膜 结构与方向无关的膜。 非对称膜 致密的分离层和多孔支撑层 复合膜 选择性膜层沉积于具有微孔的底膜(支撑层)表面上。 荷电膜 即离子交换膜,是一种对称膜 微孔膜 孔径为0.05-20um的膜。 动态膜 在多孔介质(如陶瓷管)上沉积一层颗粒物(氧化锆)作为有选择作用的膜,此沉积层与溶液处于动态平衡。 膜分离法及其在生物工程中的应用 ——膜分离过程类型及膜材料 1.微滤 2.超滤 一、膜分离过程的类型 3.反渗透 一、膜分离过程的类型 微滤、超滤、纳滤和反渗透 一、膜分离过程的类型 4、电渗析分离原理示意图 在电位差下用荷电膜从水溶液中分离离子的过程。 阳膜只充许阳离子通过而阴离子被阻挡; 阴膜只充许阴离子通过而阳离子被阻挡。 一、膜分离过程的类型 电渗器是利用离子交换膜的选择透过性进行工作,电渗析器主要组成部分是离子交换膜。分为阳膜,阴膜。 一、膜分离过程的类型 一、膜分离过程的类型 渗透蒸发原理示意图 一、膜分离过程的类型 透析原理图 膜分离过程的类型 6、透析 二、膜的材料 管式膜组件的内径较大,结构简单,适合于处理悬浮物含量较高的料液,分离操作完成后的清洗比较容易。但是管式膜组件单位体积的过滤表面积(即比表面积)在各种膜组件中最小,这是它的主要缺点。 3.螺旋卷式膜组件 螺旋卷式膜组件如图所示。将两张平板膜固定在多孔性滤液隔网上(隔网为滤液流路),两端密封。两张膜的上下分别衬设一张料液隔网(为料液流路),卷绕在空心管上,空心管用于滤液的回收。 螺旋卷式膜组件的比表面积大,结构简单,价格较便宜。但缺点是处理悬浮物浓度较高的料液时容易发生堵塞现象。 膜分离法及其在生物工程中的应用 ——浓差极化与膜污染及清洗方法 一、浓差极化现象:在膜分离过程中,膜表面上溶质浓度高于主体溶质浓度的现象。如下图: 是一个可逆过程,只有膜分离运行过程才发生。 浓度极化边界层:溶剂向膜面流动引起溶质向膜面流动,当溶质向膜面的流动速度与浓度梯度使溶质向本体溶液扩散速度达到平衡时,膜面形成一个稳定的浓度梯度区。 通过减小料液中溶质浓度,改善膜面流体力学条件,可以减轻浓差极化度。 二、膜污染 定义:膜在使用中,虽然操作条件保持不变,但通过量仍逐渐降低的现象称为膜污染。 污染的原因: 附着层: 滤饼:料液中悬浮物在膜面的堆积。 凝胶:溶解性有机物浓缩后粘附于膜面。 水垢:溶解性无机物生成的水垢软附于膜面。 吸附层:胶体物质或微生物素的吸附。 堵塞: 料液中溶质等浓缩结晶或沉淀,致使膜孔产生不同程度的堵塞。 微细粒子或小分子溶质吸附、积累在膜表面或在膜孔中结晶沉积所致。 膜污染与浓差极化的区别: 膜污染引起通量衰减是不可逆的(必须通过清洗的办法才能消除),而浓差极化是可逆的(变更操作条件可使浓差极化消除)。 膜污染可使膜的渗透量下降,且可使膜发生劣化,导致膜的使用寿命缩短。 减轻膜污染的方法: ①进料液的预处理,达到膜组件的进水标准。 5-10μm的过滤器——除去胶体、固悬物、铁锈等 絮凝、PH值——除去一些污染物 ②改善膜的性质 (表面性质如表面极性和电荷性);如研制 蛋白质难吸附的膜(表面添加具有OH-或 磺酸基等亲水性能基材料)。 改善流体力学条件:流道结构等 ③改善操作条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