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创造型人才的认识和培养.ppt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对创造型人才的认识和培养

* 对创造型人才的认识和培养 重庆大学 张济生 1、社会发展要求提高人们的创新意识,呼唤创造性人才 2、怎样才算创新?怎样才算创造型人才? 3、创造型人才个性的基本要素分析 4、创新思维模式的特点 5、关于创造能力与智力关系的讨论 6、知识经济环境下,创新活动的特点 7、不同思维模式在创新活动不同阶段中的作用 8、如何发现、发掘和培养创造才能 社会发展要求提高人们的创新意识, 呼唤创新人才 鼓励创新的重要意义:“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江泽民)”。 21世纪技术创新的特点 一次性创新 连续性创新 单个创新 系列创新 个别专家创新 全员(集体)创新 怎样才算创新? 经济学家熊彼得(Joseph Schnmpeter)提出的关于创新(技术创新)的定义: 创新(或技术创新)是指科技新设想(包括概念、发现、发明等成果)转变一种新的或改进的可销售的新产品或新工艺。其中包括: 产品创新(技术上有变化的产品的商业化); 过程创新(或工艺创新,制造工艺、设备、管理的改进); 扩散(销售方面的创新,产生经济效益)。 广义的创新概念 创新指人们在强烈的创造 动机推动下,将自己的智慧能 力运用来改变某一事物而获得 一件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 人价值的事物(或产品)的过 程。 创新的核心本质 一、新颖独特性。过去已经有的东西 不能算创新; 二、有价值的东西。如果认为那些不 着边际、胡思乱想、杂乱无章、毫无 实际价值的拼凑物,也具有新颖独特 性的话,不该被认为创新。 创新的相对性 –––创造了世界没有的(有价值的)东西; –––创造了国内没有的(有价值的)东西; –––创造了某单位没有的(有价值的)东西; –––创造了自己(家庭)没有的(有价值的)东 西。 心理学家对创新涵义的两种观点 黑菲伦(J.W.Haefele)等人的观点: 创新是提供给整个社会独特而有社会意义的 东西的活动,人们具备了这种能力才说得上有 创造才能; 罗杰斯(C.R.Rogers)等人的观点: 创造的独特性和有价值性的标准应该是创造者 自己,不必上升到社会的高度。 怎样算创造型人才? 从社会需求的角度看创新人才 有强烈持久的创新动机,能不断从事 创新活动并取得成果的人;或者在遇到 重大难题与困难面前,用常规的思路、办 法无法克服的情况下,能够提出新的思路 与方案,而最终解决问题的人. “人才学”对人才的一种分类方法 ● 再现型人才 ● 发现型人才 ● 创造型人才 创造型人才个性的基本要素分析 开放、封闭 好奇、保守 个性特质 多疑、从众 创新动机 敢为、胆怯…… 个人需要 报酬、责任 价值观 荣誉、兴趣 理想…… 创造能力(先天禀赋、内因、根据) 创造才能 后天学习、经验、环境(外因、条件) 创新思维模式与常规思维模式的比较 常规思维 创新思维 聚合思维(求同思维、 发散思维(求异思维、逆向 同向思维) 思维、横向思维、立体思维) 逻辑思维(确定的、 非逻辑思维(模糊的、直觉 有序的) 的、想像的、灵感的) 不一定需要大量知识,往往只 强调需要知识积累 需几个信息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