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本科专业建设的思考2.ppt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对本科专业建设的思考2

对本科专业建设的思考 (二) 黄保强 三.专业建设(二) 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建设 1.对课程的理解 知识体系给出了专业的知识框架,但这些知识要通过课程教学来传授给学生。 课程可以理解为:为了实现专业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其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和。 课程是教学的客观存在依据,教学是课程的实施过程。 泰勒(Tylor):课程目标应该考虑的三个因素:学科、学生和社会。 古德莱德(Goodlad):课程纵向划分为 ①理想课程——依据一定的教育思想设计或研制出来的课程; ②正规课程——国家或学校设置的在学校课程计划中所列出的课程; ③领悟的课程——教师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实施的课程; ④观察的课程——我们所能观察到的在课堂中实际实施的课程; ⑤体验的课程——学生实际在领悟并作出反映的课程。 简单地理解:第一层课程类似于课程标准;第二层课程类似于课程内容,类似于教材;第三层课程是教师的课程讲稿和教案;第四层是课程实施(讲课);第五层是课程结果。 2.课程设置与课程体系 课程可以按知识领域进行设置;可以由一、两个知识领域构成一门课程;可以从各知识领域中抽取相关的知识单元组成课程。 最后形成的课程体系必须覆盖专业人才培养所要求的教育内容和知识体系的知识单元,尤其是核心知识单元。 课程体系这一概念目前在理论上还没有比较明确的概括性的表述,通常指一个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各门课程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有机又称机体:泛指一切有生命的,能实现全部生命活动的生物个体。 “各门课程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是指这些课程之间的联系不仅是形式上的联系,而且在思想,理论,内容,方法,逻辑,课程设置的目标指向等方面具有一致性的,能实现全部专业培养目标的的课程统一体——课程体系。 3.构建课程体系的前提条件 准确“定向”、“定位”是构建课程体系的前提条件。 从培养目标、人才规格和课程内容的角度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在知识、能力、素质的三维空间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知识:从哲学认识论的反映论来看,“所谓知识,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就它的活动反映形式而言,有时表现为主体对事物的感性知觉或表象,属于感性知识;有时表现为关于事物的概念或规律,属于理性知识。”——强调“知识是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 知识的本质是信息在人脑中的表征。 能力:顺利完成某一活动所必需的主观条件(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是和人完成一定的活动相联系的。离开了具体活动既不能表现人的能力,也不能发展人的能力。 能力与大脑的机能有关,它侧重于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能力是在运用智力、知识、技能的过程中,经过反复训练而获得的。能力是人依靠自我的智力和知识、技能等认识和改造世界所表现出来的心身能量。 各种能力的有机结合,起质的变化的能力称为才能。 才能的高度发展,创造性地完成任务的能力称为天才。 素质 :从事社会实践活动所具备的必需的基本条件 。 素质分类:三类八种。 三类素质: 自然(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 八种素质: 身体素质,心理素质, 政治素质,思想素质, 道德素质,业务素质, 审美素质,劳技素质。 4.课程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   坚持应用性本科教育的办学方向,以现代人才观和课程观为依据,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改革为动力,全面审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通过调整归并、增删取舍、综合开发、探索创新等方式和手段,优化课程体系和内容体系,从而提高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5.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 (1)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原则。 专业教学计划中所设置的课程要与社会需求直接挂钩,能清晰地体现出专业职业必需的知识结构要求 ,能力结构要求和素质结构要求 。 (2)以专业培养目标为导向的原则。 专业培养目标要以人才规格分析为前提,课程设置要以专业职业人才规格为主线。人才规格分析所形成的专业人才培养的教育内容和知识体系,是课程设置模块(平台)的重要依据,在课程模块对应专业人才培养的教育内容和知识体系模块的基础上,形成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 例如:通识教育模块、专业教育模块、综合教育模块就是一种课程体系中课程模块设置方法。 (3)从我国应用性本科教育课程体系的特点及面临的问题来看,构建合理的应用性本科教育课程体系,可以确立以下原则性框架: ●重视课程设置在体系上的相对完整性; ●突出课程设置的指向性; ●明确课程设置体系的层次性; ●强调课程设置体系的个性化。 ●课程体系中实践教学部分的指导原则是:精选基本实验,改进训练方法;抓好基础技术,加强能力培养,注重创新精神。 6.课程体系建设的内容 (1)课程体系要以专业培养目标为前提,设置8---10门能反映人才培养规格的主要课程,围绕主要课程设置一定数量的能反映专业职业基本素养的非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