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兰小春初论如何提高推拿手法的治疗效果PPT课件.ppt

2014兰小春初论如何提高推拿手法的治疗效果PPT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兰小春初论如何提高推拿手法的治疗效果PPT课件

初论如何提高推拿手法的治疗效果 武鸣县人民医院针推科 兰小春 ; 推拿手法是指用手或肢体其他部位,按各种特定的规范动作,在身体的某些部位或穴位进行操作以达到治疗、保健目的之方法。与输液、服药等疗法相比,它具有收效快捷、操作简单、方便、安全性高、痛苦小、无毒副作用等优势和特点,是一种纯天然绿色疗法,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但是如果不按照操作规范来施术,很可能会欲速而不达,甚至会造成手法后软组织疼痛、骨折、脊髓损伤等不良后果。; 推拿手法做得好不好,必须以两个标准来衡量:一是是否有效,二是是否舒适、安全、无痛苦。正如《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所言,“一旦临证,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法之所施,使患者不知其苦,方称为手法也”。; 笔者曾经在省级三甲教学医院从事推拿手法教学、临床及保健工作多年,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谨在此对怎样才能提高推拿手法疗效谈点粗浅体会,供同道们参考借鉴。;1、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如解剖(包括肌肉、神经、骨骼、关节、韧带、椎间盘)、中医基础(阳阳、五行、脏腑、气血、辩证、尤其是经络穴位)。只有对解剖位置、层次等熟悉,操作才能准确、到位,感同身受,“下手如有神”,否则操作起来就比较盲目、茫然、混乱,还有何疗效可言。;2)整复类手法必须要达到“稳、准、巧、快、轻、小、短”[1]的综合效果: “稳” 是对安全性的要求,包括排除整复手法的禁忌症及选择安全性相对高的手法;“准”是对有效性的要求,包括针对性及定位准确; “巧”指施力方面的要求,要巧妙运用“杠杆、旋转、失稳”等原理; “快”指发力方面的要求,要快发快收,要用寸劲; “轻”指手法要轻柔,不要太重太暴力,以免造成瘀血、水肿等不良反应; “小”指整复的角度越小越安全,不要误以为复位声音越大越好;“短”指关节移动的距离越短小越安全。; 3、 每种手法必须要全面掌握它的定义、动作结构、动作要领、注意事项、适用部位、功效、主治、适应症。 只有这些全都学好了,才算是完整、准确地掌握了这项技术。;4、推拿手法技术练习与推拿功法练习必须有机结合,才能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还要多去做模特体验各种手法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在操作时感同身受。 如果能配合修炼气功(静坐、站桩、外气发放等),那么对增强自己的体质和强化手法效果都有相当的促进作用。;5、必须全面掌握本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定义、解剖生理、病因病机、症状体征、各种检查(包括X线、CT、MRI、化验等)、诊断、各种治疗方案及技术、注意事项、禁忌症、预后等。;6、必须具备熟练的触诊技术 包括软组织的劳损点、结节、条索状物,偏歪、错位的棘突、椎体等。这些都需要认真、仔细去触诊、体会。;7、必须具备熟练的治疗技术: 尤其是复位要准确、到位,要善于利用寸劲,每个关节的整复术包括颈椎、胸椎、腰椎、骶髂关节、骨盆等起码要有30-50例复位成功的案例才算是初步掌握,对力度、角度、方向、位置等都要了若指掌,熟能生巧。;8、必须处理好有效性与安全性的有机统一。 行扳法前要明确诊断,掌握好适应证和禁忌证,排除骨折、脱位或肿瘤等疾病,以免造成医疗事故 治疗原则:宁可不足,不要过之,中病即止,见好就收.;9、辨证论治 推拿手法对人体的补泻作用并非一成不变,具有相对性、灵活性,多种因素的影响常导致同一手法、同一强度、频率、方向,所体现的补泻作用截然不同。这就要求推拿医师灵活对待(因地、因时、因人治宜)。必须在补泻“绝对原则”基础上,灵活运用相对原则,要根据脏腑、气血、八纲辨证的结果,正确运用推拿补泻(包括轻重、顺逆、迎随等补泻及平补平泻法)、推拿按摩八法温、通、补、泻、汗、和、散、清等来施术。; 总之,按摩的补泻与刺激的强弱、作用时间的长短、频率的快慢、手法的方向以及被刺激部位或穴位的特殊性都有一定关系,操作时要把这些因素都考虑在内,才能收到更好的治疗效果。;10、运用中医学整体观和阴阳平衡理论来指导治疗[2] 人体是一个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筋骨、动静、刚柔等方面都协调统一的整体,它必须维持相对稳定的、动态的常域平衡,否则,就会导致亚健康甚至发病。; 以“上下平衡”来说,就以“兄弟椎现象”来说吧,兄弟椎在临床上的功效是由彼得?李顿(Peter?Teighton?D。C)所提倡的,主要目的是在告诉大家,脊椎上下两端存在互动的关系,譬如治疗颈椎第一椎时,如能在腰椎第五椎同时矫正,其效果更好。临床上有部分膝关节酸痛乏力、足跟痛是腰骶椎病变引起的,必须上下本标同治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在整脊治疗时要兼顾松解肌肉等软组织。整脊与松筋各占一半的时间、精力与功劳,不可偏废。 ;1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