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农业考察报告4篇.docx

  1. 1、本文档共1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8年农业考察报告4篇

2018年农业考察报告4篇  为了学习甘肃省农业节水经验及其新技术,经农牧厅领导同意,由自治区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组织XX县、XX县、XX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XX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的负责同志及财政厅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在总站马金虎站长的率领下一行8人,从5月21日至5月28日在甘肃庆阳、酒泉、XX市及XX县进行了旱作节水农业技术考察,先后考察了XX市XX区董志镇新后村设施农业示范点、后官寨乡贾北坳粮经间作套种示范点、XX县焦村乡任村和米桥乡宋家村农业综合示范点、XX县五倾原乡西渠地地膜玉米示范点、五倾原乡上南村及马村小麦旱作丰产栽培示范点,XX市XX区银达村蔬菜高效种植试验示范、西峰乡官北沟高效立体种植示范园、铧尖乡茄子有机生态无土栽培示范区,XX市XX区新生花卉蔬菜制种及小麦品种示范点、新联村玉米品种示范点、东联村农作物新品种示范点、新建村加工蕃茄标准化丰产栽培示范点、红联村农业综合示范点及节水示范区,XX县旱地玉米全膜覆盖双垄面集雨沟播栽培技术示范点。考察期间还与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站、农业节水与土肥管理站及植保站进行了交流和座谈。  这次赴甘肃考察,由于总站领导重视,目标明确,接待单位安排周到,不但顺利完成了考察任务,而且学到了甘肃旱作节水的新技术,借鉴甘肃的经验,将会促进宁夏农业节水技术的发展。现就考察情况汇报如下:  一、考察区域的基本情况  我们所考察的XX市与我区的XX市XX县、XX市XX县相邻,同属西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是甘肃陇东黄土高原的主要组成部分,区内地势北高南低,海拔885-2082米,高差1197米,全市辖7县1区,141个乡,总人口万,总土地面积27119平方公里,可耕地面积万亩,占土地面积的%。有效灌溉面积万亩,占耕地面积%。XX市地处中纬度地带,大陆性气候特征明显,属典型的旱作雨养农作区,耕作制度一年一熟或二年三熟。年平均气温7-10℃,日照时数2250-2600小时,≥10℃的有效积温2600-3200℃,无霜期140-185天,太阳辐射年总量千卡/cm2。年降水量480-660mm,具有季节分配不均,降水强度大,年际变化大等特点,降雨多集中在7、8、9三个月,常常出现春旱连伏旱的持续干旱。粮食作物以冬小麦为主,其次为胡麻、油菜、玉米、马铃薯、豆类、谷子、荞麦等。近年来XX市农业发展很快,实施“三大产业”的四个百万亩工程,使粮食总产达万吨。县域经济特色明显,如XX县的“南果北烟(烤烟)”已成规模,农村面貌一新,董志塬树木成荫,果树连片,塬边层层梯田,麦浪滚滚,早胜红牛养殖园处处再现,村村道路畅通,红砖红瓦康居隐落林中,一派大好风光,胜于我区彭阳。  XX市地处甘肃河西走廊中段,位于东经97°20′—,东西长465km,北伟37°28′-39°57′,南北宽148km,南北依山,东西狭长,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东接金昌,西连酒泉,南与青海接壤,北邻XX区,全市辖5县1区,总人口126万,其中农业人口100万。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89- 283mm,蒸发量1700mm,属典型的大陆性干旱气候。全市总面积万km2,现有耕地390万亩,森林万亩,草原3257万亩。农业同宁夏引黄灌溉一样同属“绿洲农业”,地势平坦、光照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依赖祁连山的融雪而灌溉,域内有黑河等大小河流26条,天然径流量达亿米3,水资源量达亿米3,灌溉面积万亩,内农田灌溉面积万亩。近年来由于给黑河下游XX旗居延海调水、用水供需矛盾突出。为此,XX市致力于节水型社会建设,通过灌溉节水改造与配套、水资源统一管理和调控、经济社会发展布局和经济结构调整、生态建设和水资源保护等措施用三年时间完成了向黑河下游的分水目标。初步建成了草畜、果菜、制种、轻工原料四大主导产业,农业生产发展处于蒸蒸日上的大好局面。  XX市位于河西走廊西部,总土地面积万km2,辖六县一区,总人口110万,其中农业人口52万。耕地223万亩,海拔1000-1500米,为中温带干旱气候,全年均温℃。日照充足,热量丰富,年日照时数达3000小时以上,≥10°的积温3100℃,无霜期127-138天,年降水量不足40mm,主要集中在6-8月,占全年降水量60%-70%,蒸发强烈,极度干旱,冬春季多大风,多形成沙尘暴。农业为沙漠绿洲农业,依赖祁连山的雪水灌溉,境内有17条河流,年径流量达亿米3,近年来狠抓棉花、玉米制种、蔬菜瓜果三大产业,农业发展很快,农民人均收入高达4200元,财政收入突破25亿。  XX县地处陇中黄土高原丘陵区,属半干旱易旱区,年平均降雨量为300-430mm,以旱作农业为主,近年来围  绕XX市场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蔬菜产业,实现了农民增收。  二、甘肃旱作节水技术经验  经考察了解,甘肃的节水技术可归纳为“蓄、截、节”,即陇东、陇中、陇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mrs36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