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曹刿论战为例,探析古诗文教学的模式.docVIP

以曹刿论战为例,探析古诗文教学的模式.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以曹刿论战为例,探析古诗文教学的模式

以曹刿论战为例,探析古诗文教学的模式   《曹刿论战》是一篇经典文言文,选自《左传》,被多次选编入语文教材。该文记的是齐鲁长勺之战,齐强鲁弱,结果鲁国大获全胜,成为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曹刿对战前、战中、战后都作了很好的论述,指出取信于民是战争取胜的先决条件。全文叙述着墨也凸显了曹刿的正义、忠义情怀。以下,以此文为例,具体阐释古诗文“历史情境再现→诵读感知文本→品悟人物形象→探析人文情怀→拓展迁移转化→ 学生冥思内化”这一教学模式。   一、历史情境再现   春秋时代,齐国是个大国,鲁国是个中等国,齐强鲁弱,齐大鲁小。齐鲁两国都在现在的山东省境内,齐在北,鲁在南。在齐鲁两国之间,靠近黄海,还有一个小国叫做莒国。   齐国有个国君叫齐襄公,荒淫无道。他的两个弟弟逃到国外避难,公子小白逃到莒国,公子纠逃到鲁国。   鲁庄公八年和九年,齐国两个国君齐襄公和公孙毋知相继被杀,国内无君。这时鲁国派兵护送公子纠,莒国也派兵护送公子小白赶回齐国。   结果是小白抢先回到齐国,做了国君,他就是齐桓公(春秋时有名的五霸之长)。他立即出兵打败鲁军,并迫使鲁国杀死同他争夺君位的公子纠。   但齐桓公还不甘心,第二年,即鲁庄公十年,又出兵攻打鲁国。鲁军在曹刿的参谋指点下,在长勺把强大的齐军打得大败,赶出了鲁国的国境。这就是《曹刿论战》所记叙的齐鲁长勺之战。   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我在教学中,运用贴近学生心理的讲故事法,再现了发生长勺之战的历史情境,调动了学生的课堂兴趣,学生听完这段历史,也对这场战争有了初步的情感判断:齐国攻打鲁国,是以大欺小的报复行为,而鲁国迎战齐国是正义行为,学生们的情感天平自然倾向了鲁国一边,自然就会在内心里为曹刿喝彩,为鲁国胜利欢呼,学生们的情绪紧随课文故事情节而起伏跌宕。   二、诵读感知文本   第一步,学生齐读课文。纠正“刿”“孚”“?獭薄懊摇钡榷烈簟?   第二步,学生自由读课文。看注释解释词义,自由读几分钟后让学生解释加下划线的词义。诵读既纠正学生的误读,又让学生理解关键词,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第三步,学生品读课文。教师提问:题目《曹刿论战》可否改为《长勺之战》?引导学生明白文章重点写曹刿评论战争,而不是战争的过程,因此题目用《曹刿论战》更好,通过品读提问学生理解了文章的结构特点,也知道了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接着教师提问:曹刿如何评论战争的呢?学生找到战前曹刿评论的内容和战后曹刿评论的内容,战前战后的评论是全篇文章的详写部分。作战指挥,全程曹刿只评论了两次“未可”,两次“可以”,这是略写,因此本文堪称文言文详略得当写法的典范。   三、品悟人物形象   《曹刿论战》整篇课文222个字,清清楚楚描述了春秋时期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而文中的曹刿和鲁庄公也塑造得个性突出,形象鲜明。   当曹刿问鲁庄公凭什么去打赢这场战争,庄公首先想到的是凭借衣食分人(大臣的支持) 、祭神弗加(神灵的保佑)就可以打赢战争,这里凸显其政治上无能,战中鲁庄公的“鄙” 表现在“将鼓”“将驰”……急躁冒进;而战后“既克,问其故……”写出其军事上无知。教师追问:难道鲁庄公身上没有优点吗?引导学生全面评价一个人,学生合作探究后认为鲁庄公作为国君,国难当头,能保持清醒头脑,礼贤下士,任人唯贤,并且不耻下问,虚心听取曹刿的建议,并且庄公治理国政时也做到了“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所以也是有为之君。   而曹刿的形象刻画更是饱满,呼之欲出,从战前与乡人、庄公的对话及战后的评论,看出曹刿是一个个性鲜明、以国事为重(爱国)、 深谋远虑(有政治远见)、 有卓越的军事才能的人。   四、探析人文情怀   文中的曹刿不仅仅是一个有政治远见、 有卓越的军事才能的人物形象,从字里行间及后续发生的事情,更能探析到曹刿高尚的心境和胸怀。   课文第一段: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曹刿的身份只是乡人(布衣之士)、平民百姓,当鲁国遭受齐国攻打时,主动去请见鲁庄公,分析作战条件甚至不顾个人安危亲自参与战争,最后大获全胜。   在曹刿的帮助下,公元前684年长勺之战,鲁国赶走齐国;然而齐国并没就此罢休,公元前681年冬季,齐国第三次侵入鲁国,一直打到了距鲁国国都只有五十里的地方。求和谈判时,齐桓公不肯把占领的土地吐出来。关键时刻,曹刿又出现了,他一个箭步冲上去,从兜里掏出了小匕首,胁迫齐桓公,全部归还鲁国被侵占的土地。齐桓公被迫答应了,签了盟约。在鲁国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曹刿再一次捍卫了鲁国领土!曹刿身上闪现的是“位卑不可以忘忧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了正义、忠?x挺身而出的情怀、胸怀。   五、拓展迁移转化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