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土壤污染监测-(精选·公开·课件).ppt

第五章土壤污染监测-(精选·公开·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6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 土壤污染监测 第一节 土壤基本知识 第二节 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方案 第三节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加工管理 第四节 土壤样品的预处理 第五节 土壤污染物的测定 第一节 土壤基本知识 一、土壤组成 二、土壤的基本性质 三、土壤背景值 四、土壤污染 五、土壤质量标准 一、土壤组成 地球的表面是岩石圈,岩石经过风化作用,破坏成疏松的、大小不等的矿物颗粒(称母质) 土壤是在母质、生物、气候、地形、时间等因素作用下演变而成的。 由固、液、气三相组成,含有: 矿物质 动植物残体腐解产生的有机物质 水分 空气等。 (一)土壤矿物质 1、原生矿物质:岩石受物理风化,遗留在土壤中的一类矿物,原来的化学组成没有改变。有硅酸盐类矿物、氟化物类矿物;硫化物类矿物和磷酸盐类矿物。 2、次生矿物质:原生矿物质经风化后形成的新矿物。各种简单盐类,如碳酸盐、硫酸盐、氯化物等。次生粘土矿物大多为各种铝硅酸盐和铁硅酸盐,如高岭土、多水高岭土等。 土壤矿物质的化学组成 土壤矿物质的化学组成(续表) 我国土粒分级标准 国际制土壤质地分类 (二)土壤有机质 土壤有机质绝大部分集中于土壤表层 。 土壤有机质主要来自:植物的茎秆、根茬、落叶、土壤中的动物残骸以及施入土壤的有机肥料。 我国大多数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在 5%左右。 有机物质在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的作用下,形成一种新的性质相当稳定而复杂的有机化合物,称为土壤有机质,主要以腐殖质为主。 土壤有机质的作用 土壤有机质能改善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状。 腐殖质具有吸收性能、土壤缓冲性能以及与土壤重金属的络合性能等,对土壤结构、土壤性质和土壤质量有重大影响。 一定条件下,土壤还具有净化解毒作用。这种净化作用是极不稳定的。 (三)土壤生物 土壤中生活着微生物(细菌、真菌、放线菌、藻类等)及动物(原生动物、蚯蚓、线虫类等) 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来源,对进入土壤的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及无机污染物(如重金属)的形态转化起着主导作用,是土壤净化功能的主要贡献者。 (四)土壤水 土壤水是土壤中各种形态水分的总称 。 土壤水非指纯水,实际是含有复杂溶质的稀溶液,因此,通常将土壤水及其所含溶质称为土壤溶液。 土壤溶液中的溶质包括可溶无机盐、可溶有机物、无机胶体及可溶性气体等。 土壤水的主要来源有大气降水、降雪和地表径流 若地下水位接近地表面(约2—3m),地下水是土壤水的主要来源。 (五)土壤空气 土壤空气是存在于土壤中气体的总称。是土壤的重要组成之一。 来源:大气(组分与大气基本相同,以氮、氧和二氧化碳为主)、生物化学作用产生的气体:如甲烷、硫化氢、氢气、氮氧化物等。 存在于未被土壤水分占据的土壤空隙中。与季节、土壤水分、土壤深度等条件相关。 在排水良好的土壤中,土壤空气主要来源于大气,在排水不良的土壤中,氧含量下降,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土壤空气含氧量比大气少,二氧化碳含量高于大气。 二、土壤的基本性质 (一)吸附性 (二)酸碱性 (三)氧化—还原性 (一)吸附性 由于土壤中的胶体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胶粒表面带有电荷,界面上产生双电层,对有机污染物(如有机磷和有机氯农药等)和无机污染物(如Hg2+、Pb2+等重金属离子)有极强的吸附能力或离子交换吸附能力。 吸附性能与存在于土壤中的胶体物质有关。土壤胶体包括无机胶体(如黏土矿物和铁、铝、硅等水合氧化物)、有机胶体(腐殖质及少量的生物活动产生的有机物)、有机—无机复合胶体。 (二)酸碱性 土壤的酸碱度划分为九级: pH 4.5为极强酸性土, pH 4.5 ~ 5.5 为强酸性土, pH 5.5 ~ 6.0 为酸性土, pH 6.0 ~ 6.5 为弱酸性土, pH 6.5 ~ 7.0为中性土, pH 7.0 ~ 7.5为弱碱性, pH 7.5 ~ 8.5为碱性土, pH 8.5 ~ 9.5为强碱性土, pH 9.5 为极强碱性土。 中国土壤的 pH 值大多在 4.5 ~ 8.5 范围内,并呈东南酸西北碱的规律。 (二)酸碱性 土壤酸度分为活性酸度和潜性酸度两类。 活性酸度又称有效酸度,指土壤溶液中游离氢离子浓度反映的酸度,用pH值表示。 潜性酸度,指土壤胶体吸附的可交换氢离子和铝离子经离子交换作用后所产生的酸度。土壤潜性酸度用 100g 烘干土中氢离子的摩尔数表示。 土壤碱性:来自土壤中钙、镁、钠、钾的重碳酸盐、碳酸盐及土壤胶体上交换性钠离子的水解作用。 (三)氧化—还原性 存在于土壤中的氧化性和还原性无机物及有机物,使土壤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 氧化剂:游离氧和高价金属离子、硝酸根等; 还原剂:有机质及在厌氧条件下形成的分解产物和低价金属离子是主要的还原剂。 土壤环境的氧化作用或还原作用通过发生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反映出来,故可以用氧化还原电位

文档评论(0)

夏天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