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术 - myqcloud.com.ppt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造纸术 - myqcloud.com.ppt

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2、成就: (1)天文观测记录(世界公认最悠久最系统): A.世界上最早的日食、月食、太阳黑子及哈雷彗星的记录 B.世界上最早的星表:《石氏星表》 C.中国首创赤道坐标的科学性及价值为现代天文学所承认:赤道坐标 (2)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观测仪器:浑仪、简仪等 郭守敬编制了我国古代最先进的《授时历》,它被沿用达400 年之久。《授时历》的精确度很高,以365.2425 日作为一个回归年的长度,这个值与现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格里高利历所采用的回归年值基本一致。但比现行公历的颁行早300年。 按照中国古代的筹算规则,算筹记数的表示方法为:个位用纵式,十位用横式,百位再用纵式,千位再用横式,万位再用纵式……这样从右到左,纵横相间,以此类推,就可以用算筹表示出任意大的自然数了。毫无疑问,这样一种算筹记数法和现代通行的十进位制记数法是完全一致的。 算筹计数摆法 算筹是在珠算发明以前中国独创并且最有效的计算工具。中国古代数学的早期发达与持续发展是受惠于算筹。我国古代有句成语,叫做“运筹帷幄”,这“筹”就是算筹。中国古代十进位制的算筹计数法在世界数学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创造。把它与世界其他民族的计数法作一比较,其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古罗马的数字系统没有位值制,只有7个基本符号,如要计稍大一点的数目就相当繁难。古美洲玛雅人虽然懂得位值制,但用的是20进位;古巴比伦人用的是60进位。20进位至少需要19个数码,60进位则需要59个数码,这就使计数和运算变得十分繁复,远不如只用9个数码便可表示任意自然数的十进位制来得简捷方便。 2、珠算 (1)中国古代的计算工具,早期采用的是_____,后演变为算盘,元末明初已出现了现代样式的算盘; (2)_____时期,珠算应用得到普及; (3)_____时,珠算法传。至朝鲜、日本、东南亚以及世界其他地区。 算筹 明清 明朝 一、四大发明 1、造纸术 2、印刷术 3、火药 4、指南针 二、《九章算术》和珠算 1、《九章算术》 算盘 (4)意义:珠算是古代中国发明的最伟大的计算工具,是计算机出现以前最先进的计算工具 一、四大发明 二、《九章算术》和珠算 三、《石氏星表》和浑仪 古代中国的宇宙结构学说: ①盖天说——“天圆地方”说:“天员(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天地之间有八根柱子撑着。 ②浑天说:大地是个球形,外裹着一个球形的天穹,地球浮于天表内的水上(后来发展为“地在气中”),日月星辰附在天壳上,随天周日旋转。 ③宣夜说: “天”只不过是无边无涯的气体,日月星辰就在气体中飘浮流动。 赤道坐标、《石氏星表》、浑仪和简仪的发明都与浑天说分不开。 一、四大发明 三、《石氏星表》和浑仪 二、《九章算术》和珠算 我们的祖先为了满足采集、狩猎和农牧业活动的需要,通过观天象等方式逐渐积累天文知识,萌生和发展了古代的天文学。 1 、天文学产生发展的原因 浑仪 浑仪是中国古代用于测量天体球面坐标的观测仪器。它是由一重重的同心圆环构成,整体看起来就像一个圆球。浑仪的最基本构件是四游仪和赤道环。四游仪由窥管和一个双重的圆环组成。窥管是一根中空的管子,类似于近代的天文望远镜,只是没有镜头。双重圆环叫四游环,也叫赤经环,环面上刻有周天度数,可以绕着极轴旋转,窥管夹在四游环上,可以在双环里滑动。转动四游环,并移动窥管的位置,就可以观测任何的天区。赤道环在四游环外,上亦刻有周天度数,固定在与天球赤道平行的平面上。这样,就可以通过窥管观测到待测量的天区或星座,并得出该天体与北极间的距离,称“去极度”,以及该天体与二十八宿距星的距离,称“入宿度”。去极度和入宿度是表示天体位置的最主要数据。浑仪是望远镜发明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观测工具。 简仪 简仪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天文观测仪器,它与浑仪一样用于测量天体的位置。但是,浑仪的结构比较繁杂,观测时经常发生环与环相互阻挡视线的现象,使用极不方便。元朝天文学家郭守敬将浑仪化为两个独立的观测装置,安装在一个底座上,每个装置都十分简单实用,而且除北极星附近以外,整个天空一览无余。因此,古人称这种装置为“简仪”。    简仪的主要装置是由两个互相垂直的大圆环组成,其中的一个环面平行于地球赤道面,叫做“赤道环”;另一个是直立在赤道环中心的双环,能绕一根金属轴转动,叫做“赤经双环”。双环中间夹着一根装有十字丝装置的窥管,相当于单镜筒望远镜,能绕赤经双环的中心转动。观测时,将窥管对准某颗待测星,然后在赤道环和赤经双环的刻度盘上直接读出这颗星星的位置值。 有两个支架托着正南北方向的金属轴,支撑着整个观测装置,使这个装置保持着北高南低的形状。这是我国首先发明的赤道装置,要比欧洲人使用赤道装置早

文档评论(0)

189****031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