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骆驼祥子》里的“京味儿”.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品味《骆驼祥子》里的“京味儿” 实验中学 2016 级 14 班 刘佳仪 老舍的作品中极少提到皇城大户人家、 上流社会的富贵安逸生活: 在 自家戏园子喝茶听戏,大摆筵席;出入风花雪月之地,躺在大檀木床 上抽两口大烟;牵条京巴在中山公园里溜达一圈儿,坐回游船,看场 电影;拎着个鸟笼逛逛琉璃厂, 或是抱只猫咪躺在槐树下的摇椅上晒 晒太阳。这些毕竟是属于极少数非富即贵人家的精英贵族文化, 只是 北京文化中极小的一个组成部分。 他是通常以城市下层贫民的视角来 看北平市民社会, 通过对北京市民日常生活的风俗描写, 构筑一个广 大的市民世界, 这个市民世界才是最能体现北京文化或者说是京味儿 的核心文化载体,有一种极强的象征意义。两者相比,就像五星级酒 店之于地摊夜市, 巍峨皇宫之于窄小胡同, 但这种市民文化却是俗中 带雅,看似朴素老旧,却含着些有年头的文化底蕴,那些略显粗俗的 言行总透着那么一股子亲切与热乎劲儿, 那一碗豆汁儿、 一张烙饼都 散发着浓浓的京味儿,置身其中,我们不会感到陌生,更不会有一丝 的尴尬与别扭, 反而有一种宝玉初见林妹妹时的熟稔, 因为这就是老 百姓自己的生活, 有发自心底的喜爱和依恋, 不然祥子怎会在屡遭变 故与磨难后虽然痛苦万分,也绝不肯离开北平呢。 老舍小说最大的特点是独具北京特色的语言, 这几乎成了一种标志性 的东西,在《骆驼祥子》里更是有淋漓尽致的展现。像洋车夫的“拉 晚儿“,就如同现今北京的的哥跑夜班车;将腰带”杀进腰“,就是 1 紧紧裤腰带,打起精神头儿,好去卖力的拉车; “车口儿上”就是停 车处,好比现在火车站外边出租车拉客的地方; 还有什么再凑个块儿 八角,一百元便可打住,管饭食叫“嚼谷”;当然也不乏一些粗俗的 言语,如“来吊棒”便是调情之意,称娼主为“老叉杆”。书中诸如 此类北京方言俗语数不胜数, 这种以北京话为基础的俗白、 凝练的文 字,极富有市井色彩,充满通俗的趣味,像白居易的诗歌那样,语言 浅近晓畅,老妪也可听懂,正所谓“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 《琵琶》篇”,但却能做到用常得奇,平易中见精辟。读来如喝路边 的大碗茶,解渴消暑又畅快, 给人一种亲切之感, 在这种语言环境下, 好像你已置身于拥挤热闹、 人声鼎沸的老北京扬着黄尘的街道上, 蹲 在皇城根儿下啃个硬面饽饽, 乞蹴在茶馆门口喝一壶十个铜子儿的好 茶······提到北京话,我们通常会想到“吃了吗,您呐?”、 “劳驾”、“回见”、“哥们儿”、 “今儿个”这些熟悉的日常用语, 北京话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融入了大多数人的话语系统、 语言习惯, 说 起这些个词儿感觉特有范儿,带着谱儿,有那么点儿潇洒、随意、自 在的意思。 从中不难看出京腔或是京片子的一些特点: 带有明显的儿 化音,爱用象声词,有“唏里呼噜”、 “七嚓咔嚓”之类,爱打比方, 爱说歇后语,如“羊上树”“天桥的把式,光说不练”,也有些俏皮 话,什么“肝儿颤”、“老头钻被窝”,还有一些词尾读轻声,比如 “大爷”的“爷”就读轻声。 书中的主人公祥子是生活在二十年代北平的洋车夫, 按说这个职 业是靠卖力气挣钱的, 也算是吃青春饭, 像祥子这样勤恳卖力一天也 2 就挣个七八毛,只够顾上自己的嘴。但不管怎样,洋车与洋车夫已

文档评论(0)

lh2468l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