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大学构造地质学第1章绪论.ppt

  1.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动力学分析(Dynamic Analysis):阐明变形构造形成的力学过程(即应力相对大小和应力作用的方向等)。 * 流变学分析(Rheological Analysis):运动学和动力学在构造分析中通常没有考虑到时间尺度。时间尺度对岩石变形是十分重要的。大量天然岩石的变形是涉及与时间有关的流动塑性变形,可以通过高温高压实验来实现。 * 2.构造地质学学习与研究的特点 构造地质学的学习要贯彻:野外实践、定量实验和理论研究三结合原则。 学习构造地质学存在三个难点: 研究构造的尺度和规模变化性; 地质构造形成时间的漫长性; 自然界构造现象的复杂性; 野外露头观察,地质调查和地质制图是第一位、不可或缺的工作。 * * 显微构造研究过程 野外采样 室内精确定向 岩相学观测 组构测量与分析 将组构数据恢复到野外地质 综合解释地质现象 建立地质构造模型 构造观与构造解析 构造观—指对全球构造和岩石圈(地球)构造的总体结构、形成和演化、铸成构造的构造(地壳)运动性质和动力来源的基本认识和观点. —— 活动论 —— 以水平运动为主导论 —— 多因、多时、多级、多性论 —— 辩证法 * 构造地质学学习和研究目的 学习如何去认识、描述和测量变形构造方位; 学习和研究变形构造位移、旋转和应变方法; 分析构造形成的力学过程; 研究不同物理化学环境下形成地质构造的物理机制; 应用能源(油、气、煤、地热)、金属矿床勘查和灾害地质预报(如地震、滑坡、火山等)。 * 构造地质学课程的学习 当代构造地质学,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和相关学科的交叉渗透,使构造地质学的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许多新思想,新概念和新方法不断涌现。   资料如山,信息似海。我们怎么办? 关键的还是: 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技能 * 初步学会和逐步具备对地质构造的正确观察、 识别、分析和处理的能力 观察构造的能力 -建立立体空间概念和相互依存的思维方式; 识别构造的能力 -掌握基本特点和识别标志; 分析构造的能力 -学会用“反序法”分析地质历史、环境、条件和机制; 处理构造的能力 -学会文图标示和数据处理。 * 3.当前构造地质学发展总的趋势 构造变形研究与流变学、冶金物理学、材料科学和连续介质力学相结合; 构造变形与先进实验手段定量研究相结合; 构造变形与计算机数值模拟相结合; 构造地质研究与实践应用相结合。 * 对 地 观 测 系 统 全球气候 观测系统 全球海洋 观测系统 全球陆地 观测系统 气象 水文 生态 海洋 地震 地 面 观 测 网 * Exploring the Earth Using Seismology * 世界先进水平的高温高压装置 上地幔 转换带 下地幔 地核 活塞-圆筒式压机: 最高工作压力:5万大气压 相当于地球内部150km 最高工作温度:1800 ?C Rockland 1000吨压机: 最高工作压力:28万大气压 相当于地球内部700km 最高工作温度:3000 ?C 金刚石压砧: 最高工作压力:200万大气压 相当于地球内部4000km 最高工作温度:6000 ?C * 5GPa活塞-圆筒式压机 相当于地球内部150 km 最高工作温度:1500 ?C 主要用途:高压相变和部分熔融研究 我校建设中的国家重点实验室高温高压仪器设备 1大气压高温流变仪 最高工作温度:1700 ?C 主要用途:低压流变研究 28 GPa Rockland 压机: 相当于地球内部700 km 最高工作温度:2400 ?C 主要用途:高压相变和部分熔融研究 5GPa高温高压流变仪: 相当于地球内部150 km 最高工作温度:1500 ?C 主要用途:高压流变研究 * 四、课程安排和要求 * 课程安排和要求 课程性质和目的 《构造地质学》是地质学的基础学科之一,旨在讲授构造地质学领域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基本研究方法和基本技术技能,培养学生地质思维能力,使学生初步认识和解释常见构造地质现象。 课程内容和安排 课程内容涉及地质体产状、构造研究中的力学基础、劈理、线理、节理、褶皱、断层、韧性剪切带等。 课堂讲课 40 学时,实验课 8 学时。 课程基本要求 认真听讲,适当阅读,勤做笔记,善于思考。 总成绩 = 平时×30% + 闭卷考试×70% * * 地震诱发印度洋大海啸(2004年12月26日) * 四川汶川映秀镇2008年“5.12”大地震 * 汶川地震与青藏高原 Royden LH 2008, Science * * 威力无比的板块运动 地球上许多宏伟壮观的自然现象都与板块运动息息相关,如:地震,火山,高原隆

文档评论(0)

懒懒老巢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