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ch因子与肝纤维化.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Notch通路与肝纤维化 杨华瑞 肝纤维化是指由各种致病因子所致肝内结缔组织异常增生,导致肝内弥漫性细胞外基质过度沉淀的病理过程它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许多慢性肝脏疾病均可引起肝纤维化,肝脏遭到各种致病原侵袭时,引起肝脏损害与炎症反应,肝组织免疫系统同时被激活,进行组织修复。肝纤维化是指这种组织修复过程、过度及失控时,肝组织内细胞外基质过度增生与异常沉积所致肝脏结构和肝功能异常改变的一种病理过程。轻者称为肝纤维化,重者使肝小叶结构改建、小叶结节,成为肝硬化。从宏观上讲肝纤维化可由病毒性肝炎、酒精肝、脂肪肝、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引起。从微观上讲,在肝脏的自我修复和细胞外基质增生的过程中需要很多的的调控因子、多条信号通路,如果其中部分通路或因子异常,均可影响肝细胞功能!其中notch通路,创造了一条横跨一个细胞的细胞膜分子相当于桥梁,参与了许多类型的细胞与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肝细胞的发育,ECM生成,干细胞分化和凋亡(程序性细胞死亡)等。 一、什么是notch因子、通路 目前对Notch信号途径的研究已不仅局限于发育生物学领域,而成为一个涉及多个基础医学学科的热门课题。 Notch信号传导途径在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中广泛存在且高度保守。此途径介导由局部细胞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对多种不成熟细胞分化的抑制信号, 在胚胎发育中起重要作用。哺乳类动物中Notch途径的功能复杂多样, 参与造血、T细胞发育、血管生成等重要生理过程,并与肿瘤形成和某些神经系统疾病有密切关系。 ?在多细胞生物的发育中, 需要通过邻近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对各谱系细胞分化潜能进行精确的调控。据实验,首先在果蝇发育的研究中,发现了一条在多种细胞的特化中起关键作用的传导细胞间相互作用信号的途径, 称为Notch信号途径1;随后证实该途径广泛存在于多种动物体内,在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主要介导细胞的分化抑制信号,在胚胎发育、血细胞发育、肿瘤形成等生理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参与Notch信号传导的蛋白分子除Notch因子及其配体Delta/Jagged外,果蝇中还包括Su(H)、Enhancer of split、Groucho、Grg,哺乳类动物还包括CBF1、HES、hAES(GAM)和TLE等。其可能参与Notch信号传导的调节。 据资料显示,Notch配体目前在人类共发现了5种Notch配体,即Delta like 1, Delta like 3, Delta like 4, Jagged 1和Jagged 2。 Notch配体又名DSL蛋白,DSL是果蝇Notch配体Delta、Serrate和线虫Notch配体Lag 2三种同源体蛋白首字母的缩写。与受体相似,Notch配体均为单次跨膜蛋白,胞外区包括一组串联排列的表皮生长因子样重复序列和DSL结构域。 DSL结构域在配体家族中高度保守,是与Notch受体结合所必需的功能结构域。 Notch配体的胞内区较短,功能不明。 另据研究表明,Notch受体迄今为止,在人类共发现了4种Notch受体,即Notch 1/TAN 1, Notch 2, Notch 3和Notch 4/int 3. Notch受体属于膜蛋白,分子量约300 kD,由细胞外亚基和跨膜亚基组成,两个亚基之间通过Ca2+依赖的非共价键结合在一起形成异源二聚体。Notch受体以单链前体的形式合成,在高尔基复合体内被从S1位点酶切为两条多肽链,即细胞外亚基和跨膜亚基。细胞外亚基包括一组串联排列的表皮生长因子样重复序列和3个Notch重复序列. 其中表皮生长因子样重复序列与Notch受体和配体的相互结合有关,而Notch重复序列则介导了NEC和NTM之间Ca2+依赖的相互作用. 跨膜亚基包括跨膜区、RAM序列、锚蛋白重复序列、核定位序列(、多聚谷氨酰胺序列以及PEST序列3。 其中RAM序列和锚蛋白重复序列是Notch受体与DNA结合蛋白CBF1,即RBP Jκ相结合的区域,而PEST序列与Notch受体半衰期的调节密切相关. Notch信号通路Notch配体与受体的结合是Notch信号激活的必要条件. 两者结合后促使细胞外亚基和发生解离,同时激活后续的两次酶切事件. 首先,在跨膜亚基细胞膜外侧靠近细胞膜处,由ADAM金属蛋白酶家族的ADAM10/Kuz或ADAM17/TACE对其S2位点进行酶切,产生C端的酶切产物NEXT。随后在细胞膜内部靠近胞浆侧的S3位点,对NEXT进行酶切,从而释放了Notch受体真正的激活形式NICD。 NICD随即转位入细胞核发生核内应答。 ??经典的Notch信号通路又称为CBF 1/RBP Jκ依赖途径. CBF 1/RBP Jκ为细胞核内组成型的转录抑制因子,是CSL转录因子家族的一员,CSL一词为哺乳动物CBF 1、果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星星点灯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