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ppt课件(图文).pptx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 录CONTENTS节气起源jiéqiqǐyuán节气习俗jiéqixísú文学创作wénxuéchuàngzuò气侯特点qì hòutèdiǎn 节气起源壹气温高、湿度大、不时出现雷阵雨,是夏至后的天气特点。 节气起源jiéqiqǐyuán夏至,是二十四节气的第10个节气。斗指午;太阳黄经90°;于公历6月21-22日交节。夏至是太阳北行的转折点,夏至过后太阳直射点开始从北回归线(北纬23°26)向南移动。01气温高、湿度大、不时出现雷阵雨,是夏至后的天气特点。夏至在中夏之位,即午位,午属阳;夏至虽然阳气较盛,且白昼最长,但却未必是一年中最热的一天。02夏至后,人们普遍会食用清补凉汤、凉茶、酸梅汤等来避暑。03 节气起源jiéqiqǐyuán“二十四节气”是古代农耕文明的产物。人们发现了大自然的四季更迭等,逐渐认识到一年中气候、物候的变化也有规律可循。二十四节气,是历法中表示自然节律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一岁四时,春夏秋冬各三个月,每月两个节气,每个节气均有其独特的含义。据陈希龄《恪遵宪度》解释[夏至]:“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夏至之名由此而来。在夏至这天正午时分太阳呈绝对(接近)直射状,北回归线地区会出现短暂的“立竿无影”奇景,“立竿无影”现象只发生在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 节气起源jiéqiqǐyuán二十四节气最初是以北斗的斗柄指向确定,斗指午,为夏至。夏至是太阳北行的转折点,夏至这天过后太阳将走“回头路”,太阳光直射点开始从北回归线向南移动。现行的二十四节气依据的是大阳黄经度数划分,即每一个节气分别相应于地球在黄道上每运行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当太阳运行至黄经90度为夏至点。 节气起源jiéqiqǐyuán对于我国位于北回归线(北纬23°26)以北的地区来说,夏至日过后,正午太阳高度开始逐日降低对于我国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来说,夏至日过后,正午太阳高度经过南返的太阳再次直射后才开始逐日降低凡位于北半球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一年中都有两次被太阳垂直射向地面。 节气起源jiéqiqǐyuán夏至是一年里太阳最偏北的一天,是太阳北行的极致,是北半球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白昼时间最长的一天,且纬度越高,白昼越长。这是地球自转轴倾斜造成的昼长夜短效应,越接近两级越明显的缘故。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纬23°26),北半球北回归线以北地区的白昼达到最长,且越往北昼越长。 气侯特点贰气温高、湿度大、不时出现雷阵雨,是夏至后的天气特点。 气侯特点qì hòutèdiǎn夏至过后,虽然太阳直射点开始从北回归线逐渐向南移动,北半球白昼开始逐渐变短,但由于太阳辐射到地面的热量仍比地面向空中散发的多,故在其后一段时间内,气温将继续升高,因此有“夏至不过不热”的说法。俗话说“热在三伏”,真正的暑热天气,大约在公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气温降水 气侯特点qì hòutèdiǎn夏至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这期间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高,日照充足,作物生长很快,生理和生态需水均较多。夏至以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阵雨。这种热雷雨骤来疾去,降雨范围小,人们称“夏雨隔田坎”。“夏至”是盛夏的起点。虽然还没有到一年当中最热的日子,但离“入伏”也不远了。从“夏至”起,经过三个“庚日”,便进入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所谓“夏至三庚数头伏”。气温高、湿度大、不时出现雷阵雨,是夏至后的天气特点。气温降水 气侯特点qì hòutèdiǎn在夏至这一天,太阳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正午时分呈绝对(接近)直射状,在北回归线附近的地区会出现“立竿无影”奇景。①“立竿无影”现象只有在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才有,一年中都有两次太阳垂直射向地面的时刻。②目前中国大陆设有5处北回归线标志,分别位于广东的汕头、从化、封开,广西的桂平和云南的墨江。立杆无影 气侯特点qì hòutèdiǎn夏至以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阵雨。这种热雷雨骤来疾去,降雨范围小,人们称“夏雨隔田坎”。唐代诗人刘禹锡,曾巧妙地借喻这种天气,写出“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著名诗句。对流天气带来的强降水,不都像诗中描写的那么美丽,常常带来局地灾害。对流天气 气侯特点qì hòutèdiǎn夏至期间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高,日照充足,作物生长很快,生理和生态需水均较多。此时的降水对农业产量影响很大,有“夏至雨点值千金”之说。这时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一般可满足作物生长的需求。雷阵雨天夏至以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易形成雷阵雨,这种热雷雨骤来疾去,降雨范围小。 一些地区或会出现暴雨天气,容易形成洪涝灾害,甚至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威胁,应注意

文档评论(0)

小雨老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教书育人是一门塑造灵魂的综合性艺术。看到学生们一天天成长起来,作为教师的我常感到莫大的欣慰。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7月29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