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未知的自己《我的青铜魔镜》教案 心理健康八年级全一册.docx

寻找未知的自己《我的青铜魔镜》教案 心理健康八年级全一册.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的青铜魔镜》

----认识自我第一课时

【学生背景分析】

初一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起点,也是人生的青铜阶段,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十分在乎自己和他人的评价,喜欢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其他事物,如果缺乏适当的引导,容易过分在乎自己的不足,片面看待他人的评价,影响自身的积极发展。因此,引导学生全面认识自己,欣赏自己的优点,坦然面对自己的不完美,才能升级打造滚烫的人生,促进身心的和谐健康,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及自我实现。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全面整体的认识自己。

2.情感目标:享受悦纳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

3.行为目标:能够全面认识自己,也能够客观看待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多角度认识自己,对自我有了客观的评价。

教学难点:接纳他人的评价,欣赏自己的优点,坦然面对不足,努力成长。

【设计理念】

约哈里之窗理论是指美国心理学家约瑟夫·勒夫特和哈里·英格拉姆提出的关于人类自我认识的窗口理论,分为以下四个象限:开放区(公开):代表所有自己知道,他人也知道的信息。盲目区(盲点):代表关于自我的,他人知道而自己不知道的信息。隐秘区(隐私):代表自己知道而他人不知道的信息,这些信息有的是知识性的、经验性的,甚至是创造性思维的结果。未知区(潜能):这个区域指的是自己不知道,他人也不知道的信息,是潜意识、潜在需要。这是一个大小难以确定的潜在知识。

本节课依托“约哈里窗”理论,引导学生全面客观认识自己,热身环节通过手指操游戏,活跃气氛,游戏挑战获得“青铜”段位,吸引了课堂的注意力;转换环节通过精选的性格投射图片,引导学生对自己和同伴性格的察觉和认识,勾起学生对自我的探索;工作环节通过照镜子和摆pose,画出自己不同的样子,小组讨论增强参与感和趣味性;结束环节就小组活动的热议话题进行分享,欣赏优点接受不足,并拓展到在不同时间和空间上,自己是处于不断发展中的。

【教学过程】

活动环节

活动过程

学生活动

预设

设计意图

团体热身阶段

上节课我们一起签了心理课上的心灵契约,现在让我们一起回忆并兑现我们的契约,接下来的每节课,我们就按着这种规章制度来执行了。

1.我们的心灵契约:

参加我们的心理课堂,我们应该做出以下承诺:

(1)积极倾听

(2)主动分享

(3)尊重接纳

(4)遵守纪律

2.课程开始之前,请同学们把眼光投到老师的小手指上,我们一起来做个小游戏:“手指操”,老师边喊口令边示范两遍,接下来跟着老师喊口令,同学们来做,看看大家都在什么段位,OK?

示范手指操:早上(中午)起来,做早(午)操嘞,嘿!

第一次接触跟不上的学生:青铜段位;

引出标题:在刚才的游戏中,老师看见,在第一遍游戏尝试中,同学们都是蹑手蹑脚,还是青铜阶段,部分同学通过认识规则,接受失败,多次尝试,拿到不同段位(大拇指)。这就好像,正值青春期起点的我们,都还是青铜段位,需要我们足够认识自我,悦纳自我,才能逐次升级。

1.学生和老师一起宣誓,签订契约。

2.学生跟着做手指操,动作不一,第一遍做不出来称为“青铜”段位;

(第二遍做出来的称为“白银”;第三遍做出来的称为“黄金”。)

通过回忆契约的内容,增强承诺的兑现,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参与性,也会增强学生们的心理体验。

热身活动,活跃气氛,拉近学生和老师的距离,同时吸引课堂的注意力。

团体转换阶段

过度语:刚才的手指操游戏,青铜们大不同,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身体特征不同,性格特点不同,有的比较乐观,有的比较谨慎……为了让大家对自己有个更全面的认识,我们通过一种更形象的方式来认识自己。

【“青铜”知多少】

以下这组图是由科学家和心理学家,历时了好几年在全球各个地区进行测试以后,得到的一些反馈回来的信息,并在这个基础上,对每一张图片的颜色和形状进行小心翼翼的调整,接着在进行测试,最终得到了以下的图形,每一张图片都代表着每一种不一样的性格特征。

心理测试:在5秒的时间内选出你所喜欢的图片,以下9张图片代表着九种不一样的性格。测一测你是一个怎样性格的人吧。

交流分享:选择的是哪一张图?请学生简单描述一下这张图,之后老师揭晓对应图的性格。

师小结:通过这个心理测试,大家对彼此的性格有了更的了解。下面一起来照照镜子,看看自己会呈现出怎样的形状把

透过选择不同颜色和形状的图形来描述自己的性格特点。

本环节采用投射的方法,通过选择喜欢的图片来投射自己的性格特征。

播放轻音乐创设良好、宽松的氛围,助力学生交流分享

团体工作阶段

过渡语:在童话故事里,镜子带着神秘而又强大的魔力,可以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现在设想这样一个情境,当“青铜”遇到约哈里之窗,镜中的我是怎样子的呢?

【讲解约哈里之窗】

A象限:公开的你,看到自己一些表现在外的特征,自己知道,别人也可以观察到的部分。

B象限:隐秘的你,现在看到自己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4****3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