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下学期防范电信诈骗安全主题班会+教案.docx

高中下学期防范电信诈骗安全主题班会+教案.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防范电信诈骗安全主题班会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电信诈骗的常见手段和特点,掌握识别、防范电信诈骗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交流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和应对电信诈骗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念,形成自觉抵制电信诈骗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

重点:

.电信诈骗的常见手段和识别方法。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有效防范电信诈骗。

教学难点:

.如何使学生深刻认识到电信诈骗的危害性,并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提高学生对复杂多变的电信诈骗手段的应对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播放一段电信诈骗的真实案例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案例一:郑某(15岁)想将自己的游戏账号卖掉,就在应用商店下载了APP,下载好后其就将账号信息挂在APP内,没多久就有人跟其私聊,并约定好购买价格,其将链接发给对方后,对方称已经付过款了,但需扫二维码解绑游戏账号,其在QQ上和客服联系时,客服称需要缴纳20000元的违约金并称对方已经缴过了一部分违约金,其缴纳过违约金后客服称账户被冻结,需要再转账60000元,其转账8000元后和买家联系,发现对方联系不上,其便在官方APP内联系客服,客服称不需要缴纳那么多钱,其感觉被骗报警,共被骗8000元。

案例二:南充市仪陇县某校高中生聂某通过网络获知“每群发1条短信可获得1元报酬”的兼职信息,其在明知是违法的情况下,仍用自己手机替人群发短信,并发展同学彭某、周某等9人为下线,共计获利460元。随后,诈骗分子通过聂某等人手机群发的引流信息,诈骗16.3万元。目前,公安机关已依法没收聂某等人违法所得,并作出行政处罚,该案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案例三:有人将张某(14岁)拉进一个卖明星签名照的QQ群,然后一个陌生人加了其QQ好友,对方称买卖明星签名照属于侵犯明星隐私,要其接受调查,将要进监狱,然后其因害怕,就完全听从对方指示,对方通过QQ视频远程指挥其用父母的手机在某巴APP上付款,总计用其父母的支付宝在某巴平台上向对方账户付了35笔钱,共被骗15842元。

案例四:南充市营山县某校初中生张某为获取利益,将自己手机卡租借给不法分子拨打诈骗电话,导致一群众被骗20万元。目前,张某已被公安机关依法行政处罚,该案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案例五:据光明网报道,南充市营山县某校初中生张某为获取利益,将自己手机卡租借给不法分子拨打诈骗电话,导致一群众被骗20万元。目前,张某已被公安机关依法行政处罚,该案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案例六:据网易手机网报道,赣州石城县公安局通过有关线索排查,发现石城某中学学生温某涉嫌非法利用信息网络进行犯罪活动。经调查发现,温某在明知对方让其发送的短信内容存在诈骗嫌疑的情况下,仍旧按照对方指示,发送若干条诈骗信息,并从中牟利。赚到钱的温某把这份“好差事”介绍给其同学,一起从事诈骗活动。经统计,温某与其同学共计发送诈骗短信五千余条,造成被害人经济损失高达10万余元。目前,温某已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护个人信息,提高警惕,避免成为电信诈骗的受害者。

.提问引导: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类似的诈骗电话吗?当时是怎么处理的?

(二)知识讲解

.讲解电信诈骗的定义、分类和常见手段。.结合具体案例,分析诈骗者是如何利用人们的心理实施诈骗的。

电信诈骗的定义:

电信诈骗是指犯罪分子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给犯罪分子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

电信诈骗的特点包括:

1.?犯罪活动的蔓延性比较大,发展很迅速。

2.?诈骗手段翻新速度很快。

3.?团伙作案,反侦查能力非常强。

4.?跨国跨境犯罪比较突出。

电信诈骗的分类和常见手段:

电信诈骗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电话诈骗:通过电话联系受害人,冒充公检法、税务、银行等机构工作人员,以各种理由骗取受害人钱财。

(2)短信诈骗:通过发送短信,以中奖、优惠、退款等为诱饵,诱骗受害人点击链接或回复信息,从而骗取钱财。

(3)网络诈骗:通过网络平台,如社交媒体、电子邮件、网络游戏等,以虚假广告、钓鱼网站、网络购物等方式进行诈骗。

(4)二维码诈骗:利用受害人扫描二维码,将病毒或恶意软件植入受害人手机,窃取个人信息或进行诈骗。

(5)网络游戏类诈骗。利用中学生对网络世界的兴趣,通过低价销售游戏币、游戏账号或游戏装备等虚假信息,诱导学生与其联系,然后以注册费、押金、解冻费等名义骗取钱财。

(6)冒充熟人诈骗。通过盗取学生的微信号、QQ号,冒充学生本人向亲戚、朋友借款,或者以学生发生交通事故、得病等为由,要求学生亲戚、朋友转账。

(7)刷单诈骗。通过网页、论坛、社交软件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4****3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