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幼儿心理测量的历史与发展趋势.ppt

第二章-幼儿心理测量的历史与发展趋势.ppt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幼儿心理测量的历史与发展趋势当前,国内许多幼儿园对准备入园的幼儿进行心理测量(以智力测验为多),对报名入园的幼儿进行选拔。也有一部分小学对准备入学的学前儿童进行心理测量。面对这一状况,有必要对国内外学前儿童心理测量的历史及其发展趋势进行探讨,为学前儿童心理测量的正确运用提供一些依据。本章内容一、中国古代幼儿心理测量的萌芽二、西方幼儿心理测量的发展历史三、幼儿心理测量的发展趋势一、中国古代幼儿心理测量的萌芽中国人最早使用学前儿童心理测量是举世公认的。(一)“周岁试儿”世界上最早的婴儿发展测验出自中国民间。1400多年前《颜氏家训》的《风操篇》中记载了我国民间测试婴儿心理发展的方法。“江南风俗,儿生一期(指一周岁),为制新衣,盥浴装饰。男则用弓矢笔.女则用刀尺缄缕,并加以饮食之物及珍宝服玩,置之儿前.观其发意所取以验贪廉、智愚,名以为试儿。”这是根据婴儿期感觉运动发展的特点,采用拟标准化的实物材料,观察婴儿对视觉现象的反应。林传鼎认为,这是1925年和1930年美国A.Gesell和奥国c.Buhler婴儿发展测验(程序表)的前导。颜之推还根据心理与行为的密切关系强调了心理的可能,在《名实篇》中写道:“人之虚实真假在于心,无不见于迹。”这也为当今人的心理活动可以测量带来依据。(二)各种益智图、七巧板等清朝后期出现的益智图(通称七巧板),形状大小不同的七块小板能够组成近百种的生物和实物图样,这可以看作是创造力测验的最早方案之一。七巧板的操作属于典型的发散式思维活动,操作的成果是形象转化,值得高度重视。七巧板被外同人称为“机巧”的中国之谜,西方直到1914年才有五巧板。益智图由晚清文人童叶庚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夏首创。与“七巧板”相比,该游戏更加精巧奥妙。童氏率其五子,用“益智图”拼出了数以千计的文字。后经童氏整理,由其幼子童大年逐笔勾画,出版了《益智图千字文》。该书详细捕述了“益智图”这一拼图游戏及其引人人胜的精妙玩法。当时文人公认童氏发明构思巧妙,启发心智。清恭亲王亲笔为该书作了题字。除此书之外.童氏还著有《燕矶图》一书,专收用“益智图”所拼其他图案。九连环被外国人称为“ChineseRing”(意思是中国之环),它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最早是玉琢的,到了明代用铁丝代替,在16世纪已经流传到欧洲。我国民间流行的九连环,其设计之巧妙,也可以和现代的魔方相媲美。这些玩具游戏对世界科技发展都有一定的先驱意义。后来刘湛恩先生用英文写了《中国人用的非文字智力测验》一书.把七巧板、九连环介绍到国外,武德沃斯(Woodworth)对九连环极为赞赏。最近,五巧板、七巧板已经发展成为纸笔测验,可应用于团体。测试方便,计分准确,已达到标准化程度。二、西方幼儿心理测量的发展历史测量制度的最初萌芽是我围古代的教育制度,但是科学的心理测量的理论与实践真正形成和发展则发生在19世纪后半期以后的西方。(一)几大心理测验量表以下介绍的心理测量量表,虽然不是专门为学前儿童设置的,但它们的适用年龄范围都是比较宽的,也部有属于学前儿童的年龄范围。1.比奈智力测验(比奈――西蒙量表)。2.斯坦福一比奈量表。3.瑞文图形推理测验。4.绘人智能测验。1.比奈智力测验(比奈――西蒙量表)。1905年.法国心理学家比奈(A.Binet)和他的同事西蒙(T.Simon)提出了他们的第一个智力量表,这个量表可以对3~11岁的儿童及智力落后的成人进行测试。对学前儿童来讲,它指出了3、5、7岁儿童可以做到什么,这可以看作是学前儿童心理测验的开端。1908年和1911年比奈对量表进行了修订,适用年龄有所放宽,并引进了智力年龄的概念。1916年,美国心理学家推孟(L.M.Terman)修订了比奈的量表,并引入智商的概念,从而使学前儿童的心理测量进入了科学的阶段。2.斯坦福一比奈量表。比奈一西蒙量表传到美国后,由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推孟(L.M.Terman)于1916年进行了第一次修订,称为斯坦福――比奈量表。以后经过1937年和1960年两次修订,1972年出版了新的常模,又以1985年更具代表性的被试和试题取样,进一步修订常模,使其成为当今很有影响力的智力测验,是很多智力测验的检验标准。该量表的突出贡献在于使用比率智商和离差智高来衡量个体的智力水平。它的适用年龄范围则扩大为2岁到成人。3.瑞文图形推理测验。这也是一个应用极广的测验,是纯粹的非文字智力测验,是英国人瑞文(J.C.Raven)在1938年设计的一个智力量表。这是一套使用方便、用途广泛的智力测量工具,在世界各国得到广泛的应用,至今仍为国际心理学界和医学界所使用。由于该测验是非文字的,是“测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金华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