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职业危害因素及其行业分布.docx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职业危害因素,又称职业病危害因素或职业性有害因素,是指可能导致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产生职业病的各种危害。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本文将探讨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以及它们在不同行业中的分布情况:

一、按来源分类:

通常,职业危害因素按其来源可分为三大类: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及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1、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主要包括劳动组织和劳动制度不合理、劳动强度过大、过度精神或心理紧张、劳动时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长时间不良体位、劳动工具不合理等。

2、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因素、厂房建筑或布局不合理、来自其他生产过程散发的有害因素造成的生产环境污染。

3、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及生物因素,化学因素又分为生产性粉尘及有毒化学物质。

二、按国家分类目录分类:

2015年11月17日,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安全监管总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和全国总工会联合颁布《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国卫疾控发(2015)92号),将职业病危害因素划分为459类,其中:粉尘52类、化学因素375类、物理因素15类、放射性因素8类、生物因素6类、其他因素3类。

(一)生产性粉尘:

生产性粉尘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形成并能长时间飘浮在空气中的固体颗粒。它是污染工作环境损害劳动者健康的重要职业性有害因素。人类长期在粉尘环境中工作,吸人肺内的粉尘可引起多职业性肺部疾病,其中危害最大的是导致尘肺病。生产性粉尘分类方法很多。按导致法定职业病的病因可分为矽尘、煤尘、石墨尘、炭黑尘、石棉尘、陶瓷尘、滑石尘、水泥尘、云母尘、铝尘、电焊工尘、铸工尘、其他粉尘。按粉尘的性质可分为无机粉尘、有机粉尘和混合性粉尘三大类。

1、无机粉尘包括煤尘、硅石、石棉、滑石粉尘等矿物性粉尘:铁、锡、铝、铅、锰等金属性粉尘水泥、金刚砂、玻璃纤维等人工无机粉尘。

2、有机粉尘包括棉、麻、面粉、木材、烟草、茶等植物粉尘;兽毛、角质、骨质、毛发等动物性粉尘;有机燃料、炸药、人造纤维等人工有机粉尘。

上述几种粉尘混合存在称为混合性粉尘,在生产环境中,混合性粉尘较为常见。

(二)化学物质:

化学物质分为金属及其化合物,类金属及其化合物,刺激性气体,溶剂,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酚分、醇、醚类化合物,多环芳烃类化合

窒息性气体,酸、碱,有机物及药物,其他有毒化学物质等。含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类化学物质的工种物,油类、合成树脂,农药或行业如下。

1、金属及其化合物

2、其他化学物质

其他化学物质主要包括丙烯酰胺、丙烯腈、肼类化合物(含肼)、二甲基甲酰胺等。

丙烯酰胺合成、酰卤(胺)合成、丙烯腈聚合等工种有可能接触丙烯酰胺,有可能发生丙烯酰胺中毒。

脂肪胺合成、分散染料合成、有机试剂配料、苯乙烯共聚、腈纶原液制备等工种有可能接触丙烯腈,有可能发生氰及腈类化合物中毒。

照相试剂合成、植物生长调节剂合成、火箭推进剂制备等工种有可能接触偏二甲基肼,有可能发生偏二甲基肼中毒。

丁二烯萃取、阳离子染料合成、丙烯腈聚合等工种有可能接触二甲基甲酰胺,有可能发生偏二甲基甲酰胺中毒。

(三)物理因素:

物理因素分为生产性噪声、振动、高温、高湿、低温等异常气象条件,高气压、低气压等异常气压,高频、超高频、微波、紫外辐射、激光等非电离辐射,X射线、a射线、β射线、y射线、中子等电离辐射。

(四)生物因素:

职业性生物危害因素是指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接触后容易导致感染的生物病菌类因素。

生物因素包括生产原料和生产环境中存在的危害职业人群健康的致病微生物、寄生虫及动物、昆虫等及其所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如附着于动物皮毛上的炭疽杆菌、布氏杆菌、蜱媒森林脑炎病毒、支原体原体、钩端螺旋体、草尘上的真菌或真菌孢子之类的致病微生物及其毒性产物;某些动物、植产生的刺激性、毒性或变态反应性生物活性物质,如鳞片、粉末、毛发、粪便、毒性分泌物,媒或蛋白质和花粉;禽畜血吸虫尾蚴、钩蚴,蚕丝、蚕蛹、蚕茧、桑毛虫、松毛虫等。

常见的接触职业性生物危害因素工种或职业如牲畜检疫、拣毛、毛皮及其制品加工、饲养员、兽医等,作业中有可能因直接接触被炭疽杆菌或布氏杆菌感染的动物而发生职业性炭疽或布氏杆菌等疾病;护林、栲胶备料、松脂采割、松明采集、野生果品采摘、原木采伐、原木运输等出入森林作业人员有可能感染森林脑炎病毒发生森林脑炎。

(五)其他因素:

其他因素主要指金属烟、井下不良作业条件、刮研作业。井下不良作业条件限于井下工人,刮研作业限于手工刮研作业人员。

综上所述,在各个行业中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职业危害因素。为了保障劳动者的身体健康,我们应该加强对职业健康的关注,加大预防力度,并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提高职业防护措施的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小魏子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技能培训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