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复习专题之中国古代史知识点.docx

初中历史复习专题之中国古代史知识点.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课标要求】知道北京人的特征,了解北京人发现的意义。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了解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和原始农业的产生。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知道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了解传说与神话中的历史信息。

1.北京人的生活与生产状况

(1)生活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

(2)生活、生产状况:①使用打制石器;②已经会使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

2.原始农耕生活

原始农耕居民

时间

地点

生产

房屋

河姆渡原始居民

距今约7000年

浙江余姚,?长江流域;

使用磨制石器,种植水稻。

干栏式房屋

半坡原始居民

距今约6000年

陕西西安,?黄河流域;

使用磨制石器,种植粟;

半地穴式房屋

3.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从北京人遗址、半坡遗址、河姆渡遗址的考古发掘中,我们可以看出早期

人类的生产、生活情况以及他们在进化过程中的特点。

4.黄帝和炎帝的传说:黄河流域的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联合,两个部落联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因此,后人尊称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海外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

5.尧、舜、禹的禅让:禅让制的含义:将部落联盟首领位子传给贤德之人(德才兼备,以身作则);实质:原始社会时期的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推举出的首领有尧、舜、禹。?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课标要求】知道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国家的产生,知道夏、商、周三代的更替,了解西周的分封制及其作用。了解青铜工艺的成就,知道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汉字。知道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

(一)夏朝——建立者:?禹;时间:公元前?2070?年;都城:阳城。

1.意义:?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国家的建立。我国由原始社会进入到奴隶社会。

2.王位继承制度: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公天下?”变成“家天下?”,

(二)商朝——建立者:汤;建立时间:公元前?1600?年;都城:亳;

1.甲骨文: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2.青铜器: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商朝的司母戊鼎。

(三)西周——建立者:周武王;时间:公元前?1046?年;都城:镐京。

1.巩固措施:实行分封制。

(1)目的:巩固统治。

(2)内容:周天子把土地、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交纳贡品、?镇守疆土、带兵随周天子作战。?(3)分封的意义:开发了边疆,加强了统治,西周成为强盛的国家。

(四)东周——公元前?771?年,周平王迁都洛邑。

?春秋战国的阶段特征:社会大变革(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大动荡、大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经济: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生产力大发展;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确立;???

政治:周王室衰微,分封制遭破坏;各国纷纷变法,确立封建制度;

社会:文士阶层活跃,受到重用;

军事:诸候争战,战争频繁(春秋以争霸战争为主,战国以兼并战争为主)

文化:私学兴起,百家争鸣。

1.春秋时期

(1)经济大发展:铁器牛耕的出现,促进农业生产力发展。

(2)政治大动荡:周王室衰微,分封制瓦解,诸侯争霸(以“尊王攘夷?”的名义争霸)

(3)民族大交融:中原的“诸华?”“诸夏?”在同周边的戎、狄、夷等民族长期斗争中,出现民族交融。?2.战国时期——战国七雄:韩赵魏齐楚燕秦

(1)战争方式转变:?由争霸战争变为兼并战争。(典型:桂陵之战、长平之战)

(2)商鞅变法(秦国秦孝公时期)①目的:富国强兵

②背景:经济(根本原因):铁器牛耕推广,生产力发展;阶级:地主阶级实力增强;适应社会变化。

③内容:

???????????

政治

1.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意义:秦国的国力大增,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实现富国?强兵,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各国经过变法,纷纷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

2.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3.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4.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经济

1.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2.鼓励耕织;

3.统一度量衡。

军事

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赏赐土地

(3)都江堰:战国时期——秦国李冰修筑,发挥着防洪、灌溉、水运(体现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作用,使成都平原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

(4)思想大发展——百家争鸣(战国形成)①背景:A.经济(根本原因):铁器牛耕推广,生产力发展。?B.政治:王室衰微,诸侯争霸。C.阶级:“士?”阶层崛起。

②主要的思想流派:

学派

代表人物

主要思想

代表作

儒家

孔子

核心思想:仁;

《?论语》(弟子整理)

文档评论(0)

小魏子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技能培训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