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一语文课外拓展阅读讲解《送别》《塞下曲六首(其三)》《村行》.docxVIP

2023年高一语文课外拓展阅读讲解《送别》《塞下曲六首(其三)》《村行》.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外拓展阅读讲解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7?8题。

送别李白

斗酒渭城边,坤头醉不眠。

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

惜别倾壶醋①,临分赠马鞭。

看君颍上去,新月到应圆。

【诗歌翻译】(我们)在渭城边的酒家尽情饮酒,一直喝到酩

酊大醉还不肯睡去。

朵朵像雪一样的梨花在树上竞相开放,柳树枝叶茂密像是笼上了一层烟雾。

不忍离去,请将壶中的美酒一饮而尽。临别时送你一根马鞭,祝你一路顺风。

看着你到颍上去,我想你到那时,月亮将由新月变成圆月。

[注]①酹(X口):美酒。

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照应题目“送”,描写了渭城边纵酒言别的场景,在

酒坊里长醉而不能入眠这一细节表现了诗人酒量之大、心境之豪放。

B.第二联用梨花来比喻雪,诗人希望自己的浓浓深情能像春天的梨花一样,让临别的友人忘却那冬天离别的苦闷冷清的感伤。

C.颔联描写了一幅千树梨花竞相开放、柳叶新条迎风摇曳的美好春景,以自然界的乐景衬托出了朋友之间深切的离别之情。

D.颈联中用了“倾壶ST“赠马鞭”两个动作描写来表现内心,可以看出诗人与友人情感之深厚,欲以这些行为来挽留友人。

.【解析】A项,“诗人酒量之大、心境之豪放”虽合理但不符合诗人描写这一细节的目的,这里主要是表现诗人的离别之情。

B项,“用梨花来比喻雪”分析不当,应是用雪来比喻梨花。D

项,“欲以这些行为来挽【友人”无中生有。

项,

“欲以这些行为来挽

【友人”

无中生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①送朋友到渭城城外,临别与朋友饮酒,表达惜别之情。

②诗人喝得酩酊大醉,又赠马鞭以示纪念,表达了豪迈豁达之情。

③诗人想象友人到达目的地应在月圆之日,表达对朋友的祝愿。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9?10题。

塞下曲六首(其三)

李白

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①。

弯弓辞汉月②,插羽破天骄③。

阵解星芒尽④,营空海雾⑤消。

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⑥。

【诗歌翻译】骏马像狂风般地驰骋,清脆的马鞭声中,飞奔出

渭桥。

我们全副武装离开京城开赴边疆,奉命前去击破前来侵扰的匈奴。

敌人的队伍被瓦解,边境的危机被解除,敌军的营寨已空无一人,战争的气氛消失了。

成就大功而画像麒麟阁的,只有霍去病一人。

[注]①渭桥:位于唐代长安西北渭水上。②辞汉月:离开京城。③天骄:匈奴,这里指敌人。④星芒尽:战争结束。星芒,指旄头星的光芒。⑤海雾:沙漠上的雾气,指战争的气氛。⑥霍嫖姚:霍去病,汉武帝时名将,曾做过嫖姚校尉。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写战马飞奔出渭桥,风驰电掣,既说明兵强马壮、军

队士气旺盛,又渲染了军情急迫的紧张气氛。

B.颔联并没有直接描写战场厮杀的场景,在“弯弓”与“插

羽”之间就迅速地结束了战争,照应了首联的内容。

C.颈联描写“破天骄”后的景象,战争结束后,敌军营寨空

无一人,战争的气氛消失,烘托出战争的悲壮惨烈。

D.尾联是说军队凯旋后只有像霍嫖姚这样的大将才能被绘像于麒麟阁,“独有”二字略有讽刺当政者之意。

C【解析】颈联描写的景象并没有“烘托出战争的悲壮惨

烈”,而是表现了将士们神勇无比,敌人不堪一击。

10?诗人采用了哪些手法?塑造了将士们什么样的形象?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①侧面烘托:首联写奔驰的骏马、催马前进的鞭声,侧面

烘托将士们的斗志昂扬与杀敌心切。

②细节描写(动作描写):颔联通过弯弓搭箭的细节描写,表现将士们的神勇无比。

③妙用典故:尾联用霍去病建功立业的典故,突出将士们报效

③妙用典故:尾联用霍去病建功立业的典故,

突出将士们报效

国家的英雄气概。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1?12题。

村行①王禹倒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养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②树似吾乡。

【诗歌翻译】马儿穿行在山间小路,路旁的野菊已微微开放,

任由马儿随意行走兴致悠长。

秋风瑟瑟在山谷间不停回响,看数座山峰默默伫立在夕阳斜晖中。

棠梨的落叶红得好似胭脂一般,香气扑鼻的养麦花啊洁白如雪。

是什么让我在吟诗时忽觉惆怅,原来是这乡村景色像极了我的家乡!

[注]①村行:宋淳化二年作者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时所作。

②原:原野。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照应题目,点明地点和时令,写出了诗人信马徐行、观赏山野景色的悠然兴致。

B.尾联两句自问自答,抒发了诗人由外界景物所触发的思乡之情。

C.诗中写景与抒情相结合,写景为抒情做铺垫,抒情为写景

作结。

D.全诗情景交融,诗人思乡的惆怅心情已经渗透在前面的景物描写之中。

1LD[解析]“诗人思乡的惆怅心情已经渗透在前面的景物描写之中”

文档评论(0)

scj11221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