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学优秀作文素材800字.pdf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博学优秀作文素材800字1

博览群书,是古代有所成就的学者共同总结出来的一种学习方

法。只有博览群书,才能吸收丰富的营养成分;只有博览群书,才能

写出精彩的作文;只有博览群书,才能不断地提高阅读能力。伟大的

文学家鲁迅曾用蜜蜂采蜜比喻博览群书、广泛涉猎的道理:“必须如

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

有限。”鲁迅先生的形象比喻更使我们小学生明确要写好文,就必须

博览群书。

自古以来,博学是学者的基本功,而“开卷有益”也就成了学习

的座右铭。

汉代的王充提倡通览古今,他把《汉书·艺文志》中所列的六艺、

诸子、诗赋、兵书、术数、方技六大类一万二千多卷典籍,差不多都

阅读钻研过。它认为读书既要知今、也要知古,知古不知今谓之陆沉

(不解世事),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目(不明事理)。

唐代史学家刘知几主张纵观百家之言,不为一家之说所限。正因

为它注重博采,才能有所创造,完成了“总结万殊,包吞千有”的著

作《史通》。

清初学者陆世仪的经验:“凡读书须识货,方不错用功夫。”所

谓识货就是对读书有选择,区别对待。有些书只要“观其大意”——

泛读,而有些书要“一一寻究”——熟读,有些书却要“终生诵

博学不仅要知今,而且要知古;不仅要知己,而且要知彼;不仅要

了解一家之说,而且要博采百家之言;不仅要专攻一门学问,而且要

触及各种领域……

这些事例都说明,只有不耻下问,才能成为一个博学的人。只有

知今知古,才能成为博学的人。只有见多识广,才能成为博学的人。

如今我们的生活条件好了,要什么有什么。我们学校的文学社要

书有书,可是有很多同学不知道珍惜时间,不好好看书,这不是浪费

吗?让我们珍惜每一分每一秒的宝贵时间,从现在开始养成天天看课

文书的好习惯,不断增加阅读量。学习古人,博学、苦学、勤学、乐

学的精神,成为知识通达之人,成为知识渊博之人,成为国家栋梁之

才。

博学优秀作文素材800字2

博学多才的人,每每在事业上有成就,社会上有声誉,贡献也比一

般人要突出,受人爷慕。博学多才的人愈多,社会就会愈进步。

滚滚洪流要靠涓涓细流汇成,渊博的知误用是靠长年苦学的积

累。让我们不断勤奋学习,博览群书,为明天的博学作准备吧!

一、博学议论文写作事实论据

名人与博学

1、东汉王充,自幼好学,因家贫无钱买书。他每天在洛阳书店里

站着读书,年复一年苦学不辍,把《汉书.艺文志》上所列的六艺、诸

6类书,共一万余卷,只要当时存世

的,他几乎全读过,“遂通博百家之言”,成为哲学家,思想家。代表作

《论衡》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

清代的曹雪芹,不仅是的小说家,而且还是一位有成就的诗人,同

时代人称赞他“诗笔有奇气”。他又是出色的画家,尤其画石。在他

的名著《红楼梦》中,涉及的知识面包括医学、心理学、音乐、诗词、

地理、建筑、服饰、园林艺术、风俗、烹调等。可见曹雪芹非凡的才

气和渊博的知识。

2、南北朝的祖冲之,是的数学家,他推算出圆周率是在3.1415926

和3.1415927之间。在世界上,他第一次把圆周率的准确数值,计算到

小数点以后的7位数字。这比欧洲要早1000多年。因此日本有位数

学家曾建议把圆周率改称“祖率”。他对王码文历法和机械也很有研

究,他编制了《大明历》,测定了回归年的天数,即两年的冬至点之间

的时间,跟现代天文科学测得结果只差50秒钟。他创造了“水推

磨”、”千里船”、“指南车”。他还是一位研究经书和诸子百家学

说的学者,注释过《老子》、《易经》、《论语》、《孝经》等书。

3、郭沫若,我国现代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

古文学字家、书法家和社会活动家。是现代文化一位学识渊博,才华

卓著的学者。1921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女神》,提出了在现代文学

有重大意义的“文学革命”的主张。《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

字研究》等一系列拉学论著,创造性地把古文字和古代史研究结合起

来,开辟了史学研究的新天地。《青铜时代》、《十批判书》考证先秦社

,颇多创见。郭沫若一生著述丰富除了

文档评论(0)

180****809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