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下的农业经营模式变革探讨-经济学与农村研究等专业毕业设计-毕业设计论文.doc

我国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下的农业经营模式变革探讨-经济学与农村研究等专业毕业设计-毕业设计论文.doc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西安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1绪论

PAGE36

PAGE35

1绪论

1.1论文选题的背景

1978年以来,随着家庭联产承包经营模式的推行,农户通过承包合同的形式,取得土地的承包经营权。这一土地制度的创新,使农民可以在“包”来的土地上建立自己的家庭分散经营模式,激发了农户分散经营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但是,由于农业生产分散经营模式本身的特性及土地制度在流转问题上的设计缺陷,决定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不能持续提高,并出现了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农民通过承包所取得的土地使用权不完整,没有法定的永久使用权,使他们感到很大的不确定性,直接表现为对土地的投入逐年减少,致使地力持续下降,并且在比较利益的驱动下,部分农民离开土地,使土地撂荒现象大量出现;另一方面,由于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对于集体土地的转让,农民没有平等产权人权利,使集体农地不断向国家低价单向转移,造成了农民占有和使用的土地大量减少。

据有关专家估计,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各级政府在征用农村土地过程中,给被征用土地农民造成的资金净损失竟达2万亿元。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在现有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及现存经营模式框架内,农民在其资源禀赋约束下的投入产出已经达到了一个长期均衡点。所以,农地无法自由流转的家庭分散经营模式已日益陷入困境。因此,在生产技术短期内不可能出现质的飞跃的刚性约束下,进一步完善农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及创新农业经营模式是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根本出路。转变思想观念,变革农业经营模式势在必行,那么完善农地使用权流转对经营模式的变革起怎样的作用?在农地使用权流转下农业经营模式变革的方向是什么?又该如何有效的实施变革?本文以成都市郫县农地使用权流转下农业经营模式的变革为基础,对这一问题进行理论与实证的分析。

郫县位于川西平原腹心,地处成都市近郊,幅员面积437平方公里,辖14个镇,常住人口48万,从事农业人口将近40万人。该地区生态环境优美,气候温和、光照较好、无霜期长、雨量充沛,年均气温15.7℃,年降水量951.6mm,年日照时数1286.9h,非常适合农作物种养殖。其区位优势、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突出,故有“银郫县”之称[1]。

近几年郫县率先大力推行农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并创出了“郫县模式”的土地整合办法,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提高很快,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户面将近70%,是成都市农业产业化经营试点县。因此,以郫县为例,分析具有完整意义的符合市场经济运行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具有非常典型的现实意义。

1.2论文研究的意义

首先,本研究的理论意义:

1)从农地制度变迁的视角,以演化的观点看待农业经营模式的变革,打开了农地使用权流转变迁的理论黑箱,从而能够重新认识农地制度变迁,即农地使用权流转的现实意义。

2)深入分析农地制度变迁与农业经营模式演化的相关性,将土地制度与经营模式结合起来,分析农地使用权流转制度的创新在农业现代化经营模式变革中的作用,避免了新制度经济学在这方面的偏颇,从而更贴近真实性。

3)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具体模式的深入剖析,引入计量经济模型,直观了解各种组织模式的优缺点,提出一种较完善的经营模式,对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有重要的理论借鉴意义。

其次,本研究的现实意义:

1)通过农地使用权流转的条件、影响因素、政策选择及相关绩效的研究,可以为中国农业经营模式改革的政策提供可借鉴的理论、实践依据。

2)可以充分揭示中国农业现代化演进中的路径依赖性,说明中国农业滞后仍然有制度性的原因,进而提出相关制度创新的政策建议。

3)现如今补贴政策已经难以提高农民从事农业和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唯有实现农地使用权流转,将农地重新集中,改变“单干”的分散经营模式,以探求适度规模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可以极大地改变当前耕地一方面不足,另一方面又存在严重闲置的状况。

4)探索合理的农地使用权流转,更完善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将有利于解决当前农业发展的瓶颈制约。

总之,合理有序的农地使用权流转会加快农业经营模式的变革,带来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促进农业产业化;也有利于农业人口的非农化转移,加快农村城镇化发展。因为未来内需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就在于农民能否顺利实现由农业向非农产业人口的转化,这种模式的结果必将带来对教育、住房以及市镇公共设施和服务的巨大需求,带动国内消费需求的发展。因此,研究我国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下的农业经营模式变革,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对国内宏观经济运行走势的重要判断指标。

1.3文献综述

有关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的选择问题,国内外已有不少学者进行了研究,并且取得了不少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1)从国外的研究看,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合同制模式。合同制是指私人公司通过与农场主签订合同,在明确双方经济责任的基

文档评论(0)

186****777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