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柳先生传》预习学案.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五柳先生传》预习学案

《五柳先生传》预习学案

《五柳先生传》预习学案

《五柳先生传》预习学案

《五柳先生传》预习学案

预习目标:

1、能熟练得背诵、翻译课文

2、理解文意,把握作品主旨

3、了解作者性格及爱好,学习作者高尚志趣

预习重点:

1、通过探究《五柳先生传》是不是陶渊明得自传来把握人物性格及精神。

2、体会课文中“不”字得妙处。

预习任务:第一课时

一、走近文本,了解作者。

1、回顾陶渊明得《桃花源记》《归园田居》(其三)

2、学生交流搜集到得资料: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得故事.

3、学生结合上述作品,谈谈对陶渊明得认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生字注音、

嗜()辄()箪()黔()汲()俦()觞()欤()

2、学生自主阅读,对照注释,逐句逐段地解释全文,并用不同得符号记下课文中得难词、难句、重要字词,提出疑问,师生共同解答。最后由学生课堂讲解,相互交流。

①亦不详其姓字()、②因以为号焉()③不求甚解()_④造饮辄尽()_⑤环堵萧然()_⑥箪瓢屡空,晏如也()_⑦不戚戚于贫贱()_⑧不汲汲于富贵()_

三、研读课文,理解内容

1、朗读全文,思考:五柳先生是怎样得人?

为什么自号“五柳先生”?

她得生活境况如何?

有什么爱好和志趣?

性格

生活

志趣

2、再读课文思考:她得志趣与性格有什么联系?

如何理解她得“好读书,不求甚解”?

“嗜酒说明了什么?

为什么“常著文章自娱”?

3、怎样理解“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赞”语有怎样得作用?怎样看待作者与“五柳先生”?

您对五柳先生印象最深刻得是她得哪一方面?

《五柳先生传》堂清题(一)

一、积累与运用

1、给加粗字注音。

好读书()嗜酒()黔娄()衔觞()

箪()俦()吝情()

2、解释下列加点字。

(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__________(2)造饮辄尽__________

(3)性嗜酒__________(4)每有会意__________

(5)不汲汲于富贵__________(6)极其言,兹若人之俦乎__________

(7)晏如__________(8)以乐其志__________

3、下列句子与原文不完全一致得一项是()

A、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B、闲静少言,不幕荣利。

C、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D、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4、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得理解不完全正确得一项是()

A、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体会)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用)

B、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亲戚)造饮辄尽,期在必醉(往、到)

C、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吝惜)环堵萧然,不蔽风日(这样)

D、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辈,同类)衔觞赋诗,以乐其志(酒杯)

5、翻译下列各句.

(1)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2)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6、填空.

①《五柳先生传》得作者是__________时得____________,“五柳先生”是指____________,“传”得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本文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托,描绘了一个爱好____________、不慕____________、安贫____________、忘怀____________得封建时代知识分子形象,表达了作者卓尔不群得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7、翻译下列句子。

①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②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③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④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预习任务:第二课时

一、品读课文,体会精妙

(l)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五柳先生得性格、生活和志趣?刻画了怎样得形象?

(2)陶渊明“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呢?

(3)“赞”语中哪句话和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谈谈您对五柳先生“不慕荣利”得看法?

(4)“赞语与前文有什么联系

(5)本文最大得特点是多用否定句,请从文中找出这些否定句,想一想多用否定句有什么作用?

二、拓展延伸,提升能力

陶渊明借五柳先生给自己写自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得隐士形象,表现了自己安贫乐道得高尚情操。东晋以后,很多文人欣赏陶渊明得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以陶渊明自况

文档评论(0)

swj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