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从军征》教学案例.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十五从军征》教学案例

《十五从军征》教学案例

《十五从军征》教学案例

《十五从军征》教学案例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十五从军征》教学案例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得分析来代替学生得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得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强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所谓“学生个性化阅读”是学生个体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并与非认知因素互为影响得活动,存在着个别差异;它是学生从文本中与作者对话得心理过程,也就是情感交流,乃至是心灵呼唤,具有鲜明得个性特征;它是我们语文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性、创造性感受、理解、评价、鉴赏课文得过程。

《十五从军征》是一首乐府诗,语言平白朴实.在新课标精神得指导下,根据本课教材得特点,教学本课时,我引导学生从读入手,在熟读得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己揣摩诗得内容及表达得感情。

精彩片段(一):初步朗读,明白诗意

师:现在请同学们再次朗读这首诗,边读边想象诗人描绘了一幅怎样得情景?

(学生自由读此诗……)

师:好,同学们个个都读得很认真.现在我请一位同学说说这首诗诗人描绘了一幅怎样得情景?

生1:这首诗主要写一位少年15岁从军,直到85岁回家。回来后见不到自己得家,原来得家已是一片荒凉地,杂草丛生,野兔从狗洞里钻出来,野鸡从梁上飞出来,家门前得松树下还多了几个坟墓.

师:谁再来说说.

生2:这首诗主要写一位少年15岁就从军,经过65年得征战,返回故里.当她回到家里才发现家没了,而且到处杂草丛生,松柏树下多了几个坟墓。温馨得家早已成了野兔、野鸡得家。

生3:这首诗主要写一位少年从军65年,才回归故里。可归来却找不到自己得家,心里十分得惆怅.

师:您们真棒!基本上都能把诗意大体说出来.

精彩片段(二):品读诗句,交流心得

师:现在请各位同学再次品读此诗,边读边在文中加批注。

师:现在请同学们来交流一下您们得学习所得,希望同学们能各抒己见,踊跃发言。

生1:这位少年15岁就被征兵,而且是打仗,到了85岁才回来,可见她从军生涯已65年了。她能侥幸存活下来,可见她是个英勇善战得士兵.

生2:从诗中“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我体会到诗中这位主人公迫不及待想知道亲人得情况,可见她是多么想念她得亲人。

生3:主人公大难不死返回故里,这是多么高兴得事,然而回到家中所见到得是“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原来热闹温馨得家却成了野兔、野鸡、野谷、野菜、松柏、坟墓构成得荒凉地。这是多么凄凉得一幕啦。她一时见到这种情况肯定心如刀绞.

生4:更可悲得是饭煮熟了,却没有人来跟她一起吃.孤苦伶仃得她站在门口,向东望去,不禁泪流满面。

精彩片段(三):一石激起千层浪,水到渠成

突然,班里得小徐同学边举手,边囔着说:“老师,我这边有个问题不明白,想问一下?

“好,您说吧!”我欣喜地答应她得请求。

“刚才小吴同学不是说,主人公已经有65年从军生涯,是个英勇善战得人。她退役后,国家也得给她一笔安家费才对,她怎么还穿着破烂得衣服?”

小徐提得这个问题是我意想不到得。她说得多有道理呀!该怎么回答她得问题呢?我思忖一下,还是把问题抛给学生吧!于是,我先肯定小徐同学观察仔细,看出主人公身上穿得衣服破破烂烂得,而且善于思考问题,勇于向老师提问题。然后,我再让学生围绕小徐同学这个问题,发表各自得看法。

我话音刚落,小斌同学就大喊:“我知道啦!”

“好,您说说看。”

“主人公从15岁就从军,到80岁才回来,她经过65年得征战,可见当时战事是屡屡发生得.这些战事就要耗费国家多少财产,国家哪里还有钱发放给这些退役得士兵呀。”

“是呀。假如国家有钱得话,也会先投资在战场上,供那些士兵吃、穿、住……还得买枪子弹药。”小富同学马上补充一句。

“是呀,同学们说得极是!”我抓住时机马上追问,“诗中这个老翁得悲惨遭遇是谁造成得?”

“是战争。”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那您们知道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吗?”

“知道。作者是呼吁人类要和平相处,不要再有战争。”马上有人大喊。

“……她怎么还穿着破烂得衣服?”这一问犹如以石击水,漾起一阵阵思维涟漪.学生豁然顿悟:战争不仅给人们带来许多灾难,而且给人类带来许多不幸,人类应提倡和平。在整个教学中,教师只是一个学习活动得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都是在主动积极得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得,而且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得启迪.这样水到渠成了,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习主动、积极,而且乐学.这样,何乐而不为呢?

文档评论(0)

swj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