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广东省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二)(含答案).doc

2024年广东省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二)(含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1

2024年广东中考语文模拟卷(二)

一.基础与训练(31分)

1.默写古诗文。(共10分。答对一句得1分,满分不超过10分)

(1)我寄愁心与明月,。(《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岂他人之过哉?(宋濂《送东阳马生序》)(3)念天地之悠悠,。(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4)我报路长嗟日暮,。,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李清照《渔家傲》)

(5)卖炭得钱何所营,。,心忧炭贱愿天寒。(白居易《卖炭翁》)

(6)请将许浑《咸阳城东楼》中适合填入下面对联的诗句写在横线上。

上联:海澜将涌云遮月,

下联:。

辛弃疾曾为陈同甫赋“壮词”。“壮词”,意境宏大,气势雄壮,慷慨豪迈,义重情深,常常放射着爱国主义的思想光辉。如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西北望,射天狼”,如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赢得生前身后名”,如岳飞《满江红》中“三十功名尘与土,”等。

2.读下面宋诗,完成下面小题。(2分)

雪梅

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平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下列对这首诗艺术手法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这是一首咏物诗,看似咏物,实则寄托着人的情志。

B.这首诗朗朗上口,节奏明快,语言通俗而富含哲理。

C.全诗用夸张手法写梅争雪斗,让人感到非常有情趣。

D.诗歌启示我们,生活中雪和梅各有亮点、相映成趣。

3.选出只有一个词语书写错误的一组()。(3分)

A.狼籍眼花瞭乱唯妙唯肖矫揉造做B.惊世奇才千均之力前扑后继旁鹜

C.怂勇凛洌迫不急待决别不醒人事D.溜达斑斓大相径庭盘桓言不及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4分)

??开年的新晋网红城市,非哈尔滨莫属。这段时间,“滨子”与“小砂糖橘”的甜蜜互动被全网围观,“东北老铁”花式广西萌娃,羡煞网友。“小砂糖橘”玩冰雪、观企鹅、赏雾凇、摘“星星”……为东北旅游再添一把“火”。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广西老表”紧急打包发送近200吨砂糖橘等水果,答谢“东北老铁”的暖心照顾。黑龙江也不含糊,反身一记“回抱”,10万盒优质抚远蔓越莓直发南宁。广西立马宣布,45个景区免费向“东北老铁”开放。

??这波南北联动引发赞声一片,网友纷纷表示“羡慕哭了”,大赞“滨子是个实在人”“东北老铁能处”“,干得漂亮!”

??此番操作还有意外收获,很多人因此知道了,广西有砂糖橘,黑龙江还产蔓越莓。两地解锁了城市推介、文旅发展的新玩法,共享流量,相互扶持,一起把文旅市场做得更红火。思路格局一打开,销量自然来。元旦之后,砂糖橘、蔓越莓产地的采购热度和行情迅速升温,这就是实实在在“1加1大于2”的共赢收益。

??不过话说回来,旅游业是服务业,花式营销带来的流量只能完成引客,留客还得靠过硬的服务品质。“尔滨”之所以能接得住这天降流量,赢得人心,和“东北老铁”以诚待客、用心用情服务密不可分。对“小砂糖橘”的热情招待,正是展示城市形象的一个契机。??

4.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宠爱有来有往追本溯源B.喜爱有来有往追本溯源

C.喜爱礼尚往来归根结底D.宠爱礼尚往来归根结底

5.语段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指出病因,并说出如何修改。(2分)

病因:;如何修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7题。(4分)

【材料一】张建娜在北京三里屯使馆区负责清扫工作。一次一位外国友人求助,她因语言

不通手足无措。为了更好服务,40岁的她下定决心学好英语。没有老师辅导,就跟着孩子学;

没有固定学习时间,就利用碎片时间寸积铢累。经过近10年的坚持,她已攒下十几本笔记,可

以用英语与外国人进行无障碍交流。她表示:“学习英语之后我变得更加自信了,为大家服务让

我很幸福,也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材料二】在不少人的印象中,环卫工群体总是在默默工作。他们起早贪黑、不畏寒暑,

以自己的辛勤付出换来城市的干净整洁。张建娜身上的“自信感”与“国际范”,更让我们看到

了新时代环卫工人的昂扬风貌与动人风采。

《人民日报》(2024年01月09日

6.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的主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0****790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