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功能衰竭从痰饮论治的临床应用.ppt

慢性肾功能衰竭从痰饮论治的临床应用.ppt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痰饮留伏,病程绵长:痰饮由体内津液代谢障碍积聚形成,具有湿性重浊黏滞的致病特点而表现为病势缠绵,病程漫长。肾系疾病皆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并且缠绵难愈,治疗困难,逐渐加重发展为肾功能衰竭。第27页,共4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4)痰随气升,易扰神明:痰饮内停,随气上升,阻遏清阳则可内闭清窍、扰乱神明,出现一系列神志失常的病证。在肾脏疾病的终末期(尿毒症),由于体内毒素的刺激,形成尿毒症性脑病,也常可表现为精神、神志病变,甚至在进行肾脏替代(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出现的透析失衡综合征也常以精神、神志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第28页,共4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从肾功能衰竭的症状与体征说明慢性肾衰晚期主要表现为:痰浊邪毒滞留或浊阴上逆或浊邪热化久则浊聚气滞血瘀。第29页,共4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其病机表现是正虚邪实。正虚包括肺脾肾亏损,气血不足等;邪实包括痰湿浊毒瘀停积。总病机可概括为:虚、湿、痰、毒、瘀第30页,共4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痰饮病证的治疗原则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云“当以温药和之”清.陈修园谓六字为金针之度,“所以然者,人之气血,得温则宣流”3、慢性肾衰与痰饮病证的证治探析第31页,共4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慢性肾衰总的病机主要为:脾肾亏虚、浊瘀内停。脾肾气血亏虚,阳气不足为本;浊、瘀为标。笔者认为,治疗慢性肾衰也强调一个字第32页,共4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治本重在温养脾肾,治标重在温化浊邪、温通血脉,但温之不可太过。慢性肾衰治宜标本兼顾,主张在温养脾肾治本的同时重视祛痰浊行瘀血,常加用祛痰浊行瘀血药物。常用的祛痰化浊药有:藿梗、苏梗、法夏、竹茹、南星、白术、陈皮、紫苑等。第33页,共4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本地区(南方)气候潮湿,夏季炎热,致使邪浊易化热,故治宜清化湿浊,方药常选苏连饮或黄连温胆汤化裁,必要时可加用泄浊之品如大黄、六月雪、积雪草、蛇舌草等。即使是邪从热化,转化为浊热证者,在清热泄浊的同时,也要佐以温药,如方中加苏叶、苏梗、法夏、陈皮、白术等药温化浊邪。因为痰浊、湿浊病理基础为阴邪。第34页,共4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另在治本方中常加入巴戟天、仙灵脾、肉苁蓉等温润之品,但少用温燥留守之品。浊邪得温则化,临床观察更有利于浊邪消退。慢性肾衰患者阳气已虚,邪实以痰湿浊水饮壅盛停积为主,饮为阴邪,得温则行,所以无论是中药内服还是外用(灌肠、熏蒸、泡足)等都不能过于苦寒,否则浊邪难化,又败胃生痰浊。第35页,共4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现代医学认为肾单位高滤过与肾小球硬化及进行性肾功能下降有密切关系,而寒冷又是加重单个肾单位高滤过的因素之一。因此临床上强调“以温药和之”完全适用于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医治疗。第36页,共4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金匮要略方论》中用于治疗痰饮病证的方剂均被作为治疗慢性肾衰的常用方,常常是数方联合运用。如尿毒症性心包积液或胸腔积液,咳嗽、胸闷气逼常用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味;腹水、腹胀、便闭常用己椒苈黄丸加味;眩晕、呕吐常苓桂术甘汤、泽泻汤和小半夏汤三方合用加减;排尿困难、尿少及水肿常用肾气丸合五苓散加减治疗等。第37页,共4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笔者还认为此期治疗应遵循《素问·标本病传论》所述:“谨察间甚,以意调之,间者并行,甚者独行。”病情稳定则标本同治,以健脾益肾、泄浊化瘀;病情重则先治标,以药力专一,起效快,控制病势。第38页,共4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比如:在尿毒症晚期频繁呕吐,药食不能进,病情日趋恶化。此时药食格阻,治疗应以和胃降浊为要,脾胃调和,水谷渐进,药液能进,才能充分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故和胃降浊也是慢性肾衰疾病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治法。第39页,共4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临床上痰浊上逆者,宜化痰降浊,方多选小半夏加茯苓汤加减;属痰浊化热者,宜清化痰浊,方选苏连饮或黄连温胆汤化裁。此时药味要少而专,量要大,汤药应存温少量频服,可取得和胃止呕之效。胃和呕止,药食能进,则

文档评论(0)

xiao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你好,我好,大家好!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40162041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