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复合系统捕食性天敌昆虫控蚜作用研究的中期报告.docx

农林复合系统捕食性天敌昆虫控蚜作用研究的中期报告.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农林复合系统捕食性天敌昆虫控蚜作用研究的中期报告

引言

随着农业的发展和规模化经营的逐渐普及,农药使用量逐年增加,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因此,传统的农业模式已经被广大农民和科学家所认识到其不适应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农林复合系统是一种可持续的生态农业模式,其能够结合农业生产和保护生态环境,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其中,天敌昆虫作为天然的生物防治资源,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保持环境的稳定性和优异性。

本研究以云南省普洱市为对象,对农林复合系统中的捕食性天敌昆虫控制蚜虫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并在该系统中观测了8种蚜虫的数量和多样性。该研究旨在探讨农林复合系统中天敌昆虫控制蚜虫的作用和对增加农业生产效益的作用,同时对该生态农业模式的可行性进行评估和验证。

材料和方法

研究地点和时间

本研究于2019年5月至2019年9月在云南省普洱市市辖区青年镇鸭园村进行野外调查。

研究对象

本研究区域的主要农业作物为草莓、茶叶、橙子等,同时种植有一些树种如杉木、樟树等。研究区域由密集林地、草地和农田相间构成,无农药使用史。

数据采集方法

采用标本收集法对8种蚜虫物种进行调查,主要包括披针蚜、绿桃缢蚜、棉蚜、麦纹缢蚜、菜豆蚜、瓢虫缢蚜、刺果蚜和线虫蚜。采用伯纳克(Bernacker)瓶法对天敌昆虫进行样本收集,主要包括线翅蜂科、蚜蜂科、瓢虫科等。采集方法为在一定面积内设置多个营地,每个营地用木制夹子抓捕天敌昆虫样本,在随机选择的三个相邻的样地进行野外测试。

数据分析

使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讨论相应的卡方概率和相关系数等数据。

结果

1.蚜虫数量和多样性

在农林复合系统中,共有8种蚜虫物种的存在,包括披针蚜、绿桃缢蚜、棉蚜、麦纹缢蚜、菜豆蚜、瓢虫缢蚜、刺果蚜和线虫蚜。其中,绿桃缢蚜数量最多,占总数的44%,其次是刺果蚜、菜豆蚜和棉蚜,占总数的27%、15%和12%。其他种类占总数的2%。

2.天敌昆虫数量和多样性

在农林复合系统中,共有15种天敌昆虫物种的存在,包括线翅蜂科、蚜蜂科、瓢虫科等。其中,翅膀快线(线翅蜂科)、红膘蚜蜂(蚜蜂科)和寄生瓢虫(瓢虫科)数量较多,分别占样本总数的37%、25%和13%。其他蓝脸寄蚜蜂、毛细翅虫等虫类共占样本总数的5%。

3.相关性分析

分析结果显示,天敌昆虫的数量与蚜虫数量呈负相关(P0.05),捕食性天敌昆虫对蚜虫的控制非常显著。

结论

本研究表明,农林复合系统中的捕食性天敌昆虫可以对蚜虫数量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减少了农药的使用,维持了生态环境的平衡。通过减少农药的使用,降低了农业的成本,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因此,农林复合系统是一种可行的生态农业模式,其具有很高的可持续性和环保性。此外,在农林复合系统中,选择天敌昆虫控制蚜虫是一种有效的生物防治措施,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2345543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