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含答案.docxVIP

2021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含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4年整理——考试真题《《《《《《

》》》》》》2024年整理——考试真题《《《《《《

》》》》》》2024年整理——考试真题《《《《《《

2021 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教学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教师引导学生梳理表现怀古之情的诗词,下列符合要求的是()

A.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B.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C.许浑《咸阳城东楼》

D.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2、学生国绕“中国乡村的历史变迁”开展专题阅读活动,下列作品适合选用的是()A.柳青《创业史》

B.鲁迅《伤逝》C.舍《龙须沟》

D.巴金《寒夜》

3、教师安排学生梳理我国历史上以数字命名的文学家群体,下列正确的是()A.曹门三父子:曹操、曹冲、曹植

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陈子昂、骆宾王

明初三大家:宋濂、刘基、王夫之

4、教学契诃夫《变色龙》,教师指导学生开展讽刺小说比较阅读活动,下列作品适合选用的是( )

A.夏目漱石《我是猫》B.都德《最后一课》

C.欧亨利《麦琪的礼物》

D.阿西莫夫《基地》

5、学习《爱莲说》,学生对虚词“之”进行整理,下列语句中的“之”与“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中的“之”用法相同的是()

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列子》《愚公移山》 )

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 (《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 )

6、讲解“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中“面”的用法,教师使用其他同样包含该用法的语句进行比较,下列不适合的是()

A.薄暮冥冥,虎啸猿啼(范仲淹《岳阳楼记》 )B.—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蒲松龄《狼》)C.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柳宗元《小石潭记》)

D.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司马迁《陈涉世家》)

7、教师准备结合例子为学生讲解“选择复句”的特点,下列适合选用的是()A.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

B.这十多个少年,委实没有一个不会凫水的,而且两三个还是弄潮的好手。C.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与其说盼望着回家,毋宁说更害怕回家。

D.他并没有“说”,但他“做”了,还做出了卓越的成绩。

、教学“活动·探究”新闻单元,教师根据单元提示和选文特点确定活动目标,下列不适合的是()

A.联系历史背景分析课文的社会价值B.通过比较了解不同新闻体裁的特点

C.揣摩作者隐含在事件中的态度倾向

D.通过想象尝试常见新闻体裁的写作

、学习《湖心亭看雪》,教师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 :把“天与云与山与水”中的三个“与”字去掉,与原文进行对比阅读,下列对该环节的评析正确的是()

A.有助于学生理解叠词“与”产生的表达效果B有助于学生体会文言文语言简洁的特色

C.有助于学生品味天地相融浑然—体的意境

D.有助于学生加强记忆,提高古诗文背诵效率

、学习《艾青诗选》,教师结合全书内容指导阅读方法,下列做法不适合的是()A.鉴赏关键意象,把握情感基调

B.结合创作背景,分析作品主题C.感悟诗歌意境,体会人生哲理

D.品味语言格律,归纳艺术手法

、阅读某教师名著导读教学叙事片段,按照要求答题。()

语文教材编者将鲁迅《朝花夕拾》放在七年级上册,编写意图很明确 :消除学生与经典的隔膜。我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为学生学习的起点,通过回顾课文内

容和主题,逐渐过渡到整本书的阅读。阅读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基于鲁迅“爱憎不相离”的复杂情感,梳理鲁迅与书中各个人物的相互关系,分析他们的个性特征以

及对鲁迅人生的成长的影响。我设计了一项写作任务 :任选其中一个人物,以鲁迅的口吻给他(她)写一封信,敞开心扉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

对上述教学叙事的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查阅内容简介是消除学生与经典膈膜的主要方法B.活动安排体现了以点带面、读写结合的教学思路

C.梳理人物关系是为了归纳鲁迅的儿童教育观念

D.写作任务是为了引导学生把握鲁迅的语言风格

、阅读某教师的口语交际教学叙事片段,按照要求答题。

为了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我结合传元节日组织了—次口语交际教学活动。在中秋节到来之前,我安排学生搜集有关中秋节的资料,分门别类加以整理。然后,要求所有学生结白自己搜集的资料写—段关于中秋节的短文,在课堂上朗读出来,从而让每个学生都可以更充分地认识中秋节。

对上述教学叙事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教学活动不利于提升学生的交际应对能力B.朗读环节没有体现口语交际的交互性特点C.资料整理不是开展口语交际教学的必要条件

D.教学活动没有创设联系学生生活的教学

文档评论(0)

xiangshang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高新区向上信息技术咨询中心
IP属地河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130101MA7B8T2M5C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