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身边的文化遗产-教学设计.docx

八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身边的文化遗产-教学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八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

教科书

书名:统编教材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让学生能认识并了解身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通过写宣传语,让学生将文化遗产与语文学习相结合,从文化遗产中感受到文化的博大精深,汲取民族智慧。

3.通过提建议,让学生激发学生对文化遗产的保护、遗产意识。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通过调查,让学生能认识并了解身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教学难点:

1.通过写宣传语,让学生将文化遗产与语文学习相结合,从文化遗产中感受到文化的博大精深,汲取民族智慧。

2.通过提建议,让学生激发学生对文化遗产的保护、遗产意识。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课前根据学生的家庭区域划分小组,收集本区域的文化遗产。要求:文化遗产的名称、历史家长、文化内涵、表现形式等,以文字的形式记录,收集相关的视频、图片等。

教学过程

导入,激发兴趣

先请同学们欣赏由小学生表演的舞蹈《迎大旗》,师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舞蹈是根据什么改编而成的吗?

引出本堂课的课题《身边的文化遗产》。

二、文化遗产我来展示

师:现在请每个小组派代表展示本组收集的文化遗产。

第一小组:《迎大旗》

1.介绍基本内容:

迎大旗,又称迎龙虎大旗,是磐安县玉山茶场庙庙会“赶茶场”活动的标志性活动项目,旗大惊人,长26米、宽22.3米,总面积579.8平方米。大旗的旗面需绸料300余丈,红、黄、绿色绸作旗边,共36幅绸制成,旗面制作耗时2个月,绘有龙、虎、狮、豹或八仙过海等图案。大旗旗杆高33米,杆顶端直径24厘米,上端系耸竹24——36根,迎举时需80多人才能竖起,然后慢慢移动,大旗迎风招展,猎猎飘舞,气势宏大,场景壮观。

据民间传说,龙虎大旗在戚继光抗倭时还曾立下汗马功劳。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倭寇入侵,破黄岩,掠象山、定海,旋破仙居,进入磐安县境内,玉山人民深受其害。戚继光在义乌、东阳、磐安招募兵员,在各地险要处筑寨驻兵抗倭,玉山的夹溪岭、乌岩岭都筑有寨隘,戚继光曾亲率义军在尖山教司武术,高举龙虎大旗与倭寇作战,打得倭寇闻风而逃,终于赶走倭寇,使百姓得到安宁。

迎龙虎大旗活动的产生和延续已有几百年历史,其涉及范围之广、参与人数之多、影响之深远都是罕见的。

2.播放《迎大旗》视频

第二小组:《乌龟端茶》

1.介绍基本内容:

乌龟端茶,是婺剧小戏《浪子踢球》中的一段独舞,动作诙谐,耐人寻味,颇受观众喜爱。“乌龟端茶”流传于深泽一带,距今已有160年历史。全舞分两段,第一段是端茶和献茶,第二段表现得赏后的兴奋心情。表演的所有跳进动作都是主力腿下蹲的“下桩步”。翻、转、旋等动作连贯,一气呵成。头部动作模仿乌龟形态,伸头慢,缩头快。全舞音乐节奏分明,每个跳步都落在强拍上,锣鼓点与动作配合紧密,音、舞风格诙谐,富有跳跃性。乌龟端茶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十大集成”采编时,被收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浙江卷,并在全县民间艺术普查现场会、优秀民间艺术大展演、新春团拜会及招待外宾等多种场合表演,深受欢迎。

2.播放《乌龟端茶》视频

第三小组:《炼火》

1.介绍基本内容:

磐安炼火,流传在浙江磐安一带,是具有神秘地域文化色彩的传统民俗事项。炼火起源于先民对火的崇拜,是古代“祓除”习俗的遗存。炼火与先民狩猎归来围着大堆篝火庆祝狂欢的场景极为相似,因赤脚在通红的炭火上表演而得名。后来,炼火又与永康“方岩胡公”等地方神祗信仰相结合,兼具驱瘟、避邪、祈福、治病、求平安等目的,形成一整套仪式规范,在这一方古老的土地上世代传承,每年重阳节和胡公祭日均要举行大型炼火活动。

炼火仪式由“山人”主持,经过十多项仪规程序后,赤脚的炼火者在“山人”的指引下,手执响铃刀叉等神器,围绕火坛分别开出东、南、西、北四道水火门,接着由降童率领众炼火者冲入火坛,将炼火推向高潮。

炼火是土生土长的原生态民间艺术,具有原始神秘性、独特稀有性、自发群体性和综合艺术性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人文精神,是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活化石”,极具历史、文化、科学研究价值。

播放《迎大旗》视频

第四小组:《婺州南宗祭孔典礼》

介绍基本内容:

“婺州南宗祭孔典礼”经过800多年的传承,渐渐形成了自己的祭孔风格,在保留传统仪式的基础上,如行三跪九叩大礼、用太牢或少牢为祭品等,也逐渐融入了磐安民间艺术表演,如拜斗、走马等。在庄严肃穆的仪式中带上了几分生动鲜活。“婺州南宗祭孔”以族祭为主,分为墓祭与庙祭,至今仍以榉溪村孔氏后裔为参加对象,不对外开放,是典型的南宗家族祭祀型祭孔典礼。

“婺州南孔祭典礼”程式:1.典礼开始。2.献礼3.上香。4.默哀。全体肃立默哀。5.敬酒。6.诵祭文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