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人无信不立-教学设计.docx

八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人无信不立-教学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初中语文

年级

八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

教科书

书名:统编初中语文教材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学目标

1.搜集并整理有关诚信的名言警句、名人逸事等,培养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2.联系生活实际,深入理解“诚信”的内涵和价值,培养诚信的品质。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搜集并整理有关诚信的名言警句、名人逸事等,培养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2.联系生活实际,深入理解“诚信”的内涵和价值,培养诚信的品质。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深入理解“诚信”的内涵和价值,培养诚信的品质,并在生活中讲求诚信。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信”,人言为信,是说言语真实。《老子》中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信即指言语真实。《说文解字》中说“信,诚也”。信,即诚信,待人处事真诚、讲信誉,言出必行。可见,诚信是为人处世之本,要诚实守信、言而有信。

二、综合性学习:

(一)任务一:了解“诚信”

关于“诚信”的成语、名言警句和故事

1.中国古代诚信名言:

①轻诺必寡信。

②无转其信,虽危不动,贞信以昭,其乃得人。

③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④儒有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

⑤人倍信则名不达。

⑥若有人兮天一方,忠为衣兮信为裳。

⑦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2.外国诚信名言:

①失信就是失败。——(法)左拉

②失去了真,同时也失去了美。——(俄)别林斯基

③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美)富兰克林

④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美)德莱塞

⑤当信用消失的时候,肉体也就没有生命了。——(法)大仲马

3.诚信故事

曾子烹彘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而泣之。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商鞅立木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qíng)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史记·商君列传》

“诚信”奶奶陈金英

2021年,浙江丽水90岁“诚信奶奶”陈金英十年还清2077万元债务的故事,在网络刷屏:

她曾是位成功的女企业家,退休后办厂创业生产中老年羽绒服,一度生意火爆。2011年,公司遇到资金困难,背上了巨额债务。为了还债,她卖房、卖厂、摆摊卖羽绒服。有人劝她申请破产规避债务,但老人家坚持卖货还债。2021年2月5日,陈金英还清了最后一笔欠款。(二)任务二:理解“诚信”

思考:诚信缺失会带来哪些影响?

讨论:诚信的意义

个人:“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坚守诚信,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彰显个人良好的道德修养。

社会:有利于增进社会互信,减少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国家:有利于国家形象的建立和声誉的提高,有利于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任务三:践行“诚信”

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么做?

1.讲诚实,平时不以假话欺骗老师和家长。

2.守承诺,不随便许诺,答应别人的事情一定做到。

3.在学校里,我们要做到考试不作弊,不抄袭作业,做错事要勇于承认,坚决改正,敢于承担责任。

4.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做起,不贪小便宜,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上做个好公民。

三、课堂小结:

“信”,即诚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在古人眼中,“信”是立身之本、交友之道、经商之魂、为政之要;在现代社会,诚信是公民的第二张身份证。无论古今,诚信应该成为个人必有的精神品质。诚实做人,讲求信用,要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开始做起。

四、课后作业布置:

1.搜集2-3个“身边”的诚信故事。

2.围绕“诚信”的话题,拟写一篇演讲稿。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