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一历史单元测试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6(人教版必修2).pdf

2012高一历史单元测试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6(人教版必修2).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选择题

1.鲁迅先生说:“中国社会上的状态,简直是将几十世纪缩在一时:自油松片以至电灯,

自独轮车以至飞机,自镖枪以至机关炮……都摩肩挨背的存在;”鲁迅先生的话未能反映的

A.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受到西方舶来工业文明的影响

B.中国近代文化的多层性

C.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渐进性

D.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多样性

2.下图所示票证曾是老百姓购买生活物资的凭证,但现在已经失去了它原本的作用;

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经济体制改革深化B.农业产量稳步增加

C.生活物资日益丰富D.粮棉物资统一管理

3.戊戌变法时,社会上流传着一首打油诗说“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裁作短衣裳;脚

跟形势先融化,说道莲钩六寸长;”对该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诗中涉及服饰改革和不缠足两种社会现象②当时不缠足运动兴起

A.①②都正确B.①②都不正确

C.①正确②不正确D.①不正确②正确

4.融合了满、汉、中、外服装特点形成的服饰是();

A.中山装B.旗袍C.马褂D.中式衣裙

5.右图谭嗣同内着中装,外披西式风衣,这反映了

A.维新派在传统基础上仿效西方的价值取向

B.维新派大多有留洋背景

C.维新派表面赞同改革,实则保守

D.他准备会见外国友人

6.关于我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下列正确的是

①由通商口岸向内地发展②各地之间的变化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③和资本主义的

侵略密切相关④反映了中国向西方学习的不断深入发展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④D.②③

7.下列措施中不仅是移风易俗,还带有反清革命色彩的是

A.断发易服B.废止缠足C.婚姻自由D.改用阳历

8.曾经是灰色的人群、蓝色的人群、草绿色的人群的穿着时代是

A.民国时代B.建国初期C.“文革”初期D.满清末代

9.“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改革开放后这句流行语体现了

①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②效率意识③生活节奏加快④拜金主义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

10.建国以来,我国人民对时间掌握发生着变化,有这样的说法:(20世纪)50年代

看天上(太阳),70年代看墙上(挂钟),80年代看手上(手表),90年代看腰上(BB机);

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A.我国人民生活习惯发生了变化B.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变化

C.我国的轻工业发展很快D.我国人民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

11.“梳一东洋头,披件西式衣……宣读婚约,互换戒指,才一鞠躬,即携手而归,无

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以下不属于民国时期婚姻习俗发生变化原因的是

A.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

B.近代教育的发展促进人们思想观念发生改变

C.近代西方思想的传播

D.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

12.晚清婚姻风俗的变革主要发生的地点是

A.中国内地B.农村地区C.通商口岸D沿海城市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邦交不结矣;

且物质修明,尤尚机器,辫发长重,行动则摇,误缠机器,可以立死;今为机器之世,多机

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且兵争之世,执戈跨马,辫尤不便,其势不能

不去之;欧美还数十年前,人皆结发也,至数十年,机器日新,兵事日精,乃尽剪之,今既

举国皆兵,断发之俗,万国同民风也;且垂辫既污衣,而篱发增多垢,衣污则观瞻不美;沐

难则卫生非宜,梳刮则费时甚多,若在外国,为外人指笑,儿童牵弄,既缘国弱,天遭戏侮,

斥为豚尾,去之无损;

──康有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ilubu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