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作文素材积累之民国14位大师.docx

2024年高考作文素材积累之民国14位大师.docx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陈寅恪:思想自由、独立思考,为国民救世作出重大贡献。吴宓:建议陈寅恪应聘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教授一职,强调学术自由和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吴傅熊:建议陈寅恪拒绝出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一职,表明坚持学术独立和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态度。梁启超:鼓励陈寅恪挑战旧规,勇于创新,推动中国的学术发展。教育观念:提倡终身学习,倡导博学多艺,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结论:梁启超和吴傅熊都强调了学术自由和独立思考的重要性,陈寅恪则表示愿意接受挑战,实现自我突破。

陈寅恪

1、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2、国家可亡,国史不可亡。

3、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

4、一曰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二曰取异族之故书与吾国之旧籍互相补正;三曰取外来之观念,以固有之材料互相参证。

5、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现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则其受之苦痛愈甚;迨既达极深之度,殆非出于自杀无以求一己之心安而义尽也。

6、考博士并不难,但两三年内被一专题束缚住,就没有时间学其他知识了。只要能学到知识,有无学位并不重要

7、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

8、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而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终必复振。

9、书上有的不讲,别人讲过的不讲,自己讲过的也不讲。

10、文章我自甘沦落,不觅封侯但觅诗。

人物事例

陈寅恪海外留学18年,既未获得一个学士学位,也没有可以炫耀的博士学位,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名闻遐迩的学者。他享有“盖世奇才”的美誉,精通近20个国家的语言,在语言学、史学、佛学等多领域都有极高的造诣。

建国后沉浸于学术研究的陈寅恪,拒绝出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二所所长一职。他说:“我的思想、我的主张完全见于我所写的王国维纪念碑的碑文中。”陈寅恪在碑文中表达了这样的思想:读书治学,只有挣脱了世俗概念的桎梏,真理才能得以发扬。陈寅恪认为,包括他和王国维在内的任何人,在学术上都会有错,可以商量和争论,但如果没有独立的精神、自由的意志,就不能发扬真理,就不能研究学术。在这个意义上,他说:“我要请的人、要带的徒弟,都要有自由思想、独立精神,不是这样,即不是我的学生。”

当时,推荐陈寅恪之人叫做吴宓,因为,他们二人曾在美国哈佛大学是同窗,经常聚在一起探讨学术上的观点。吴宓非常了解陈寅恪的学识及为人,就极力推荐他到清华来教书,这样二人又成了工作上的战友。当年的陈寅恪在西方求学十几年光景,却是要学位没学位、要著作没著作。所以,如何让陈寅恪来清华任教?成了时任清华校长的曹云祥,十分头疼的事情。据说,梁启超坚定地说:陈先生的百余字堪比我著作的价值,甚至还要高。

【适用话题】标杆、平淡、坚守、操守、良知、沉潜、忧与爱、平凡之美、文化传承、人格独立、摒弃浮躁、学术自由、过滤心灵、人生的作业、寂寞与辉煌、看不见与看得见、这也是一种美丽

梁启超

1、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2、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3、十年饮冰,难凉热血。

4、凡做事,将成功之时,其困难最甚。行百里者半九十,有志当世之务者,不可不戒,不可不勉。

5、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

6、天下事无所谓大小,只要在自己责任内,尽自己力量做去,便是第一等人物。

7、人生百年,立于幼学。

8、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侠之小者,为友为邻

9、太阳虽好,总要诸君亲自去晒,旁人却替你晒不来。

10、人之生也,其忧患俱来,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11、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

12、年轻人啊,你一定一定要很努力,但千万千万别心急。

13、誉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谤满天下,未必不为伟人。

14、教育不是别的什么,教育就是教人学做人。

15、不会读书,书面是平的;会读书,字句都浮起来了。

人物事例

在传统视野中,梁启超是一个善变的人物,戊戌变法、清末立宪、中华民国立宪背后都有他的身影。对此,梁启超并不遮掩,坦然道:“我向来不惜,以今日之我,攻昨日之我。”

梁启超在维新之路上执笔求变,焕新思想,壮志不熄。他在脍炙人口的《变法通议》中写到:“上下千岁,无时不变,无事不变”“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梁启超深谙变方通而固惟滞之理,提出面临新新世界,中国应当洗常革故,否则只能将僵残之局交至贼手,永无翻身之日。胡适评价他说:“梁任公为吾国革命之第一大功臣,其功在革新吾国之思想界。”

#适用角度:求变求新、破除桎梏、时代发展

蔡元培

1、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2、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要有良好的个人,就要先有良好的教育。

3、平时则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试验既终,书籍束之高阁,毫不过问。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责,文凭到手,即可借此活动于社会,岂非与求学初衷大相背驰乎?

4、大学并不是贩卖毕业证的机关,也不是灌输固定知识的机关,而是研究学历的机关。所以,大学的学生并不是熬资格,也不是硬记教员讲义,是在教员指导之下自动地研究学问。

5、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

6、学生在学校内,既要有活泼进取的精神,又要有坚实耐烦的精神。有第一种精神,所以有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0****975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十年深耕,专业只为中高考语文阅读与写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