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化的省际差异及其成因.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所谓城市化一般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地区流动,出现地区集聚,

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它是社会经济变化的过程,主要包

括农业人口向非农业化转换、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张,城市用地不断

向郊区扩展,城市数量不断增加以及城市社会、经济、技术变革进入

乡村的过程。从上面的定义可以分析出城市化的过程伴随着的是:

(一)人口迁移,这样就必然导致社会结构的变迁、经济要素的流动

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二)是景观的改变,这则引起土地利用形态的

改变、资源利用的多样化。城市化它主要包括人口迁移、经济发展,

空间扩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等四个方面。

这些年来我国综合国力显著提高,特别是经济不断腾飞,而经济

发展的同时,伴随着的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也在大步向前。目前中国城

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基本相适应,城市规模的动态变化加速。城市化

的动力主要有三个:(1)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2)工业化

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3)市场化是城市化的直接动力。而城市化水

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最主要的指标,主要由城镇人口占

总人口的比重表示。

由于各地区的主客观因素差异都很大:比如地理区位差异,历

史因素,发展条件等等。因此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如城市化水平的省际

差异显著等问题。分析一个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主要采用区位熵(GDP

占全国比重/人口占全国比重)的方法来分析全国各省市的城市化水

平。然而不同的年份我国各省区城市化的排序也是不断在变化的。中

种类型。

那下面我们具体来看一下2010年我国各省的城市化水平。

下表是以2010年我国各省的GDP和人口数计算出来的各省城市

化水平。区位熵值即表示城市化水平。

省份GDP占全国比重(%)(S人口占全国比重(%)(P)区位熵值(q=s/p)

(S)(P)(q)等级划分

上海4.251.722.47Ⅰ

北京3.461.462.37

天津2.290.972.36

江苏10.055.871.71

浙江6.844.061.69

内蒙2.921.841.59

广东11.477.791.47

辽宁4.593.271.40

山东9.907.151.39Ⅱ

福建3.472.751.26

吉林2.142.051.04

河北5.075.360.95

湖北3.974.270.93

重庆1.982.150.92Ⅲ

陕西2.522.790.90

黑龙江2.572.860.90

宁夏0.410.470.88

山西2.282.670.86

新疆1.361.630.84

河南5.767.020.82

湖南4.004.90.82

青海0.340.420.81

海南0.520.650.79

江西2.373.330.71

四川4.2560.71

安徽3.084.40.70Ⅳ

广西2.393.440.69

西藏0.130.220.58

甘肃1.031.910.54

云南1.813.430.53

贵州1.152.590.45

我国城市化水平从总体上来说都并不高,但是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各类考试卷精编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各类考试卷、真题卷

认证主体社旗县兴中文具店(个体工商户)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D627N96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