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泌性中耳炎诊治预防新理念及策略-图文.docVIP

分泌性中耳炎诊治预防新理念及策略-图文.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分泌性中耳炎诊治预防新理念及策略-图文

分泌性中耳炎诊治预防新理念及策略

张全安,张青,高琼,韦俊荣

1.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陕西西安(710004

2.陕西省第二纺织厂医院耳鼻咽喉科,陕西西安(712000

E-mail:zhqent@163.com

摘要:分泌性中耳炎是临床常见病,由于当今对其病因和病理变化规律的认知水平有限,在临床诊治理念和方法上也不统一。作者通过分析近年来中耳炎病理研究新进展和中耳炎诊治经验,对当今分泌性中耳炎相关病因、病理和临床诊治理念、防治方法进行分析,提出以抗感染,消炎作为分泌性中耳炎最基本的病因治疗,以颞骨薄层CT和听力学检查作为诊治动态观察的主要检测方法,把听骨链区病变作为中耳炎诊治的重点区域,把预防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及时彻底治疗上呼吸道感染作为防治中耳炎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分泌性中耳炎,诊断,治疗,预防

中图分类号:R764.21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分泌性中耳炎是临床上很常见的疾病,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由于当今对其病因和病理变化规律的认知水平有限,各学者对其认识也不尽相同,反映在临床诊治理念和方法上很不一致,许多问题亟待解决、统一。作者结合近年的相关理论研究和经验,试图对当今分泌性中耳炎有关病因、病理和临床诊治理念、策略方法进行分析,冒昧提出一些新的看法与同道商榷。

1.对当今分泌性中耳炎诊治理念、策略和方法缺陷的分析

至今对中耳炎的病理研究仍处于非常早期阶段[1],未能从全局的高度认清主要病因和病理本质问题,加之各个学者、医师在诸多问题上的不同见解,不同的医院或医师在临床诊治方面存在有不同的侧重点,或多或少存在以下片面性需要重新认识和思考。

1传统观念认为咽鼓管的功能障碍或病理性阻塞是分泌性中耳炎的主要的病因,诊治的关键是咽鼓管问题。以为咽鼓管的通畅问题解决了,分泌性中耳炎就会治愈,过多地注意咽鼓管通畅度的检查、诊断和治疗,并且对其治疗效果期望值过高。

2治疗注重中耳腔系统炎性渗出液的抽出或引流。片面地认为只要中耳腔渗出液被抽出或排出,中耳炎就会治愈。因而鼓膜穿刺、抽液、切开、置管很盛行,但其远期疗效不理想。应清楚认识到抽液、引流治疗固然需要,但它不是病因治疗,终止渗液的抗感染治疗才是达到治愈的真正病因治疗。

3一些医师仍认为分泌性中耳炎的渗液主要是由中耳负压产生,比细菌感染引起的化脓性中耳炎病情轻,仅用少量口服抗生素就可以。因而抗感染治疗力度不够强,治疗不彻底,复发率较高。

4缺少较客观、准确的治愈标准,加之许多病人症状轻微,或是小儿对自觉症状叙述不清,使医师不能正确评估治疗效果,对分泌性中耳炎治疗效果心中无数。

5由于对炎性渗出液在中耳系统长期积存的进一步病理转归缺少研究和认知,对分泌性中耳炎治疗过程中病理变化了解不多,缺少对其治疗过程的客观动态观察意识。因而在临床诊治中对久治不愈或反复发作病例的病理变化困惑不解,如何进一步及时检查不愈的原因,并采用针对性强的个体化治疗的思路不清。

6治疗偏重于某一方面,方法单一或落于常套。缺少主次分明、灵活而准确地进行综合诊治的清晰思路,因而诊治措施不得力。

2.正确的诊治理念来自对分泌性中耳炎的病因和病理的准确理解清晰的分泌性中耳炎临床诊治思路恰当、正确的诊治方法源于对其病因、病理的深入理解和把握,它是指导临床诊治的基本理论。为提高分泌性中耳炎的诊治水平,结合临床诊治中存在的片面性和近年的相关基础研究,有针对性地重新认识分泌性中耳炎的病因、病理的若干问题十分必要。

2.1病因

分泌性中耳炎属于非化脓性中耳炎,传统理论认为其渗液主要是由中耳腔负压引起的。因此,一般认为咽鼓管粘膜的炎性肿胀所引起的阻塞,咽鼓管功能障碍是引起分泌性中耳炎的主要病因[2]。

近年作者关于中耳炎颞骨咽鼓管水平连续切片组织病理学光镜观察研究结果显示:中耳炎时,咽鼓管粘软骨膜几乎无病理改变,而中耳腔粘骨膜均有显著炎性病变,这种显著的病理改变差异的分界线恰好在咽鼓管的软骨与骨性交界处[3]。大组病例文献报告分泌性中耳炎在治疗前后其咽鼓管功能无明显变化,近年大量咽鼓管功能研究得出结论:咽鼓管功能障碍阻塞是引起中耳炎主要病因的可能性极小[4]。以往着眼于咽鼓管的各种治疗研究甚多,但至今没有哪一种方法被公认是效果满意的。因此,作者曾提出:咽鼓管的解剖结构和功能处于超常稳定状态,极少受炎症和治疗的影响而发生反应[3]。

当今普遍认为分泌性中耳炎的病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特异和非特异性免疫反应、咽鼓管功能障碍、致病微生物感染、鼻腔及上呼吸道感染合并症的存在、遗传和环境因素等。但作者

文档评论(0)

138****28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