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mooc《《道德经》的智慧启示(通识课课程包课程) 》满分章节测试答案.doc

中国大学mooc《《道德经》的智慧启示(通识课课程包课程) 》满分章节测试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title

《道德经》的智慧启示(通识课课程包课程)中国大学mooc答案100分最新版

content

第1周第1周测试

1、老子是()学派创始人。

答案:老子是(道家)学派创始人。

2、孔子用()来比喻老子。

答案:孔子用(神龙)来比喻老子。

3、老子所说的“道”是一切事物存在的(),是自然界中最初的发动者,它具有无限的潜在力和创造力。

答案:根源

4、“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的“其”指代的都是()。

答案:道

5、借用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王夫之在《读通鉴论》里的话来概括说明《道德经》的价值,就是:“辨其()以立修己治人之体,察其微言以善精义入神之()。”

答案:大义;

6、下面几段话的观点正确的是()()。

答案:老子所说的“无为”就是不做自己不应该做的。;

老子所说的“无为”就是做自己应该做的。

7、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句话中的第一个“道”字的含义是()。

答案:?宇宙的本源;

宇宙的规律;

宇宙的法则。

8、“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段话启示我们看问题要有一种()()()()的思维方法。

答案:辩证对立;

辩证统一;

对立统一;

一分为二

第2周第2周测试

1、“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的“见”解释正确的是()。

答案:同“现”,显露。

2、“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体现了老子的()思想。

答案:泰道

3、“常使民无知无欲”的意思是()。

答案:常使人民不执成见、不生贪欲

4、“湛兮,似或存。”中的“湛”的指的是()。

答案:幽深

5、“多言数穷,不如守中”的“守中”的意思是()。

答案:守持虚静

6、“绵绵若存,用之不勤”的“不勤”的意思是()

答案:不能穷尽

7、“喜言之则人以为骄傲,戚言之则人以为懦弱,谦言之则人以为谄媚,直言之则人以为盛气凌人,微言之则人以为阴险,明言之则人以为浮浅,无心犯讳,则为有心之讥;无为发端,则疑有为之说。”这段话出自()的《》。

答案:韩非;

说难

8、“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是一种()和()的处世之道。

答案:先人后己;

舍己为人

?

第3周第3周测试

1、《道德经》用“上善若水”来说明老子所说的“道”,运用的是()的说理方法。atin’舍己为人。

答案:道法自然

2、中国传统文化“以水比德”经历了由《易经》的“习坎”到“水赋注”的“水有四德”再到《大戴礼记?劝学》的“水有()德”的发展过程。(选一)

答案:十一

3、《易经》八卦中代表“水”的是()。

答案:坎

4、“事善能”的意思是()。

答案:从事对自己最擅长的工作

5、下面与“持盈保泰”含义近似的是()。

答案:适可而止

6、“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的“户”的意思是()。

答案:门

7、“圣人为腹不为目”中的“为腹”的意思是()。

答案:注重内在实际

8、“上善若水”所给予我们的启示就是()()()。

答案:涵养水德;

习坎悟道;

善为七善

9、下面与“金玉满堂,莫之能守”的含义近似的是()()。

答案: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物壮则老

10、丰子恺的画“儿童不知青,问草何故绿”体现了一种()()的赤子之心。

答案:无知无畏;

挑战权威

11、“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的意思是()()。

答案:“有”给人提供便利条件;

“无”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12、“生而不有”的意思是()()。

答案:生养万物;

不据为己有

第4周第4周测试

1、《道德经》第十三章老子主要是从()角度来阐述修道与用道。

答案:内在情绪

2、今天的人们学习《道德经》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执《道德经》之道,()”。

答案:以御今之有

3、“夫唯不盈,故能敝而新成”中的“能敝”指的是()。

答案:守住道体

4、“夫唯不盈,故能敝而新成”中的“新成”指的是()。

答案:创新道用

5、马未都先生的“观复博物馆”之命名源自《道德经》中的哪一句?

答案: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6、毛泽东的诗句“风物长宜放眼量”暗合了《道德经》本章()句的内涵。

答案:吾以观其复。

7、老子从“道”的角度认为统治者运用道来治理过国家的最高境界,是老百姓对统治者()。

答案:不知有之

8、“六亲不和,有孝慈”中的“六亲”指的是()

答案:父子、兄弟、夫妇。

9、《道德经》第十四章主要讲的是()和()。

答案:道体;

道用

10、观察事物,就是要像“风行地上”一样,(),()。

答案:无孔不入;

春风化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5****815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