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痰法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ppt

吸痰法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吸痰法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一)低氧血症1.原因(1)吸痰管过粗,吸痰时间过长,吸痰管插入过深,影响病人呼吸或吸入气体中氧气不足,造成缺氧。(2)在吸痰时中断机械通气或吸氧病人的供氧,时间过长,导致机体缺氧。(3)吸痰过程中的负压将肺内富氧气体吸出,而从吸痰管周围卷入的气体氧浓度较低,致使病人缺氧。第2页,共1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低氧血症2.临床表现:病人可出现发绀、呼吸困难,严重者神志淡漠、反应迟钝,或烦躁不安,甚至意识丧失。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血气分析可见动脉氧分压下降。第3页,共1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低氧血症3.预防和处理(1)选择合适的吸痰管型号,吸痰管的外径不可超过气管插管内径的l/2。(2)每次吸引时间15s,每次吸引间隔应至少1min,连续吸引总时间不超过3min,让病人有适当的时间通气和氧合。(3)吸痰管插入深度适宜,成人经口咽吸痰深度一般为15cm左右,经鼻咽吸痰深度约为16cm,经鼻气管内吸引插管深度一般为20cm。人工气道吸痰时插管遇到阻力或病人咳嗽时,往外提出1cm。避免吸痰管深入至支气管处,造成呼吸道阻塞。(4)机械通气或正在吸氧的病人吸痰,不宜脱离呼吸机或拔出供氧管时间过长。吸痰前后可给予纯氧5min,以提高血氧浓度(5)吸痰时注意观察病人面色、动脉血氧饱和度、心率、心律、血压等变化。(6)发生低氧血症者,立即给予高流量吸氧,必要时进行机械通气。第4页,共1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呼吸道黏膜损伤1.原因:(1)吸痰动作粗暴、负压过大、反复插管、吸引时间过长,造成呼吸道黏膜损伤。(2)插入吸痰管时使用负压,负压吸附呼吸道黏膜造成损伤。第5页,共1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呼吸道黏膜损伤2.临床表现:呼吸道黏膜可见黏膜破溃、充血肿胀、渗血,甚至出血。吸痰时可吸出血性痰。第6页,共1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呼吸道黏膜损伤3.预防和处理(1)选择合适型号的优质吸痰管,吸痰管前端应有多个侧孔。(2)吸痰动作应轻柔,吸痰前应润滑吸痰管,插管时不可使用负压。吸痰手法应是左右旋转,自深部向上提拉吸净痰液,不可反复上下提插。(3)根据病人情况及痰黏稠度调节负压,成人300~400mmHg,儿童250~300mmHg。(4)每次吸痰的时间<15s,不可过长时间吸痰和反复多次插管,造成黏膜损伤。(5)发生呼吸道黏膜损伤时,如口鼻腔黏膜损伤,可外涂抗生素软膏;若气管黏膜损伤,可选用相应的药物进行超声雾化吸人。第7页,共1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感染1.原因(1)无菌吸痰用物未达到无菌要求以及没有及时更换消毒,吸痰管消毒不严格或被污染。(2)操作者没有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3)鼻腔、口腔和气管切开处需同时吸痰时,吸口、鼻咽与吸气管内分泌物的吸痰管混用。(4)吸痰管反复使用。(5)各种原因导致的呼吸道黏膜损伤,破坏了呼吸道黏膜的屏障作用。第8页,共1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感染2.临床表现:口、鼻咽部黏膜感染表现为局部黏膜红、肿、热、痛,可有炎性分泌物。气管或肺部感染表现为呼吸快、痰多、发热,肺部听诊湿哕音或肺部x线片见点片状阴影,痰培养为阳性。第9页,共1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感谢大家观看第10页,共1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文档评论(0)

努力奋斗的小玲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