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的文化传承与记忆建构——基于龙朋镇桃园村的田野考察.docx

“非遗”的文化传承与记忆建构——基于龙朋镇桃园村的田野考察.docx

  1. 1、本文档共29页,其中可免费阅读9页,需付费120金币后方可阅读剩余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4、文档侵权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2

“非遗”的文化传承与记忆建构——基

于龙朋镇桃园村的田野考察

摘要

文化记忆作为“非遗”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一个族群内部的文化特性与符号印记,其存在对地方文化认同建构、民族情感凝聚等传播实践活动有着重要意义。桃园村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烟盒舞的重要传承村落,是尼苏颇人长远文化记忆的重要载体。如今,在技术赋权的时代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不再局限于族群内部,其借助新兴渠道的传播优势扩宽了文化传承的深度与广度,传播的空间场域与范围发生了较大改变。本文基于文化记忆理论,通过对传统尼苏彝族村落——桃园村的考察,进一步探究民族文化是如何通过记忆去共

文档评论(0)

西咪发创意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文化创造价值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