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第21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课件.ppt

七年级历史《第21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9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北京故宫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国人的骄傲。下列对故宫独特建筑风格的描述,正确的是()①主体建筑布置在中轴线上,整个建筑群,跌宕起伏,错落有致②皇城居全城中央,汴河穿城而过,坊市不再截然分开③主要建筑左右对称分布两边,构成多种庭院组合形式④总体建筑呈棋盘式布局,有东市和西市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A4.端午节到了,青青想到山上采些艾草(一种中药),她应查阅的著作是()A.《天工开物》B.《本草纲目》D.《缀术》C.《水经注》B故宫平面图午门太和殿角楼汉白玉栏杆云龙阶石明朝北京城平面图宫城皇城京城外城明长城秦长城嘉峪关山海关鸭绿江临洮辽东嘉峪关山海关朝代作者著作类型古典科技巨著的涌现朝代作者著作类型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总结性的药物学著作明末宋应星《天工开物》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明末徐光启《农政全书》农业百科全书古典科技巨著的涌现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封面及插图《天工开物》及书中记载的提花织机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建筑成就科技成就自然科学成就北京城明长城李时珍《本草纲目》宋应星《天工开物》徐光启《农政全书》*根据124页“动脑筋”:宋应星强调人类要与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对不对?你的看法怎样?宋应星说得对,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人与自然不协调,就意味着人类无法适应生存环境或者破坏了生存环境。假如无法适应环境,不要说发展人类本身,就是当年人类的出现也不可能,假如人为地破坏生存环境,不就等于自寻绝路吗?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是无限的,但这种能力是建立在人类对自然规律的正确认识,对自然力合理利用基础之上的,不可能超越自然。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建筑成就科技成就自然科学成就北京城明长城李时珍《本草纲目》宋应星《天工开物》徐光启《农政全书》练习1、明长城东起__________,西到__________,蜿蜒6000多公里,气势磅礴,是世界________之一。2、_______时,在________的基础上营建了北京城。城中心的_________是皇帝居住的地方。3、人物与成就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徐光启《天工开物》农业百科全书宋应星《农政全书》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鸭绿江嘉峪关奇迹明成祖元大都紫禁城第21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雄伟壮观的长城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但是,它只是明清文化的一个侧面,今天,我们走进历史……了解和掌握明朝北京紫禁城、明长城、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宋应星和《天工开物》、徐光启和《农政全书》。1.雄伟的北京紫禁城和明长城2.古典科技巨著的涌现1.雄伟的北京紫禁城和明长城——明北京城雄伟的北京城1.修于明成祖2.基础元大都3.北京城(京城、皇城、宫城)宫城就是紫禁城(是皇帝居住的地方)今称故宫是我国也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明朝北京城平面图故宫鸟瞰明承天门(今天安门)北京明代皇极门乾清宫北京天坛——明长城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蜿蜒六千余公里,东部险要地段的城墙,用条石和青砖砌成,十分坚固。嘉峪关鸭绿江山海关座落于河北省秦皇岛东北,是中国华北与东北交通必经的关隘。1381年(明洪武十四年),大将徐达在此修筑长城,建关城设卫。关城有城门四座,东门最为壮观,名镇东,内悬“天下第一关”匾额。山海关——“天下第一关”嘉峪关位于甘肃省戈壁滩上嘉峪关镇西南隅,是万里长城西端的终点。建于1372年(明洪武五年),由于地势险要,建筑雄伟,自古以来称为“天下雄关”,是扼守河西走廊的第一要隘,也是古代丝路必经之地。嘉峪关——“天下雄关”嘉峪关鸭绿江临洮辽东比较:

秦长城与明长城有什么不同之处?2.古典科技巨著的涌现徐光启:《农政全书》—农学李时珍:《本草纲目》—医药学宋应星:《天工开物》—百科全书明朝科技著作李时珍《本草纲目》插图《本草纲目》成就与影响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的成就,使我国的药物学研究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成为学习和研究中国医药学的必读经典,并被翻译成多国文字,为世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创新就是动力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