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面源污染防治技术方案.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农田面源污染防治技术方案

一、农田面源污染

农业生产活动中的氮素和磷素等营养物、农药以及其它有机或无机污染物,

通过农田地表径流和农田渗漏等途径污染地表和地下水环境。

二、污染产生过程

肥料(化肥、有机肥)

和农药等农用化学品

农田废

弃物大

径肥料中的氮和农药量堆积

灌溉中的有机组分挥发产生的

、污染物

溶干

湿径

、流

侧沉

渗降淋

水体污染

图1.农田面源污染产生过程

三、影响因素

1、降雨。降雨量越大、降雨强度越高,污染产生量就越大。水是农田面源污染

向水体迁移的载体。降雨产生地表径流或淋溶时,溶于水中的污染物向水体迁移。

降雨强度越大,径流量越大,农田向水体迁移的污染量越多。

2、施肥量和施肥时间。施肥量越高,污染产生的风险越大。施肥一周内是农田

面源污染的高风险期,施肥一周以后则风险较低。

3、土壤类型、耕作方式及肥料种类等。旱地主要以淋溶和氨挥发损失为主,稻

田以径流和氨挥发损失为主。粗质地土壤漏水、漏肥,污染物以淋溶方式迁移的

风险大。石灰性等碱性土壤氨挥发风险大。温度越高氨挥发量越大。速效氮肥如

尿素、碳铵等流失风险较大,而有机肥和缓控释肥相对较小。

1、农田面源污染面广量大,污染主体多,污染源分散且隐蔽,污染发生的时间

和空间具有随机性和不确定性,难监测、难量化。

2、农田面源污染不仅包括氮、磷等无机物污染,还包括农药带来的有机污染,

呈复合污染特征。

五、控制原则

1、遵循总量控制原则。

2、采取源头控制、过程阻断、末端强化相结合原则。

3、遵循污染中氮、磷与水的资源化利用原则。

4、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原则。

六、技术路线

1、源头控制技术

(1)化肥减量

a、通过测土配方,明确耕地土壤久缺的营养成分和数量,然后有针对性添加有

机肥、绿肥、生物肥料等替代肥料。包括测土配方施肥、绿肥示范种植、推广有

机肥、推广缓释肥料、秸秆还田等。

b、确定作物需肥的关键期,并在关键期施肥,提高肥料的利用效率。

c、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各类考试卷精编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各类考试卷、真题卷

认证主体社旗县兴中文具店(个体工商户)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D627N96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